鼻息肉概述成都中医药大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息肉 田 理 第一页,共十九页。 鼻息肉概述 鼻息肉(nasal polyps)是水肿的鼻粘膜突入鼻腔而形成的赘生物. 好发于筛窦、上颌窦、中鼻甲游离缘、中鼻道内的钩突、筛泡、半月裂等处。 发病率占总人口1%~4%. 可单发或多发。 鼻息肉复发倾向强,术后复发率可达15%~40%。 本病属于中医鼻痔范畴。 第二页,共十九页。 鼻息肉西医病因病理 病因 中鼻道微环境学说 变态反应 慢性炎症 病理   基本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嗜酸性细胞浸润,显著水肿,腺体呈不 规则囊性扩张,数量明显减少,缺乏真正的浆粘液腺。 第三页,共十九页。 鼻息肉中医病因病机 1·肺胃湿热熏鼻    外感风寒、风热,久蕴于肺,或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湿热内生,循经上蒸鼻窍,结聚日久,变生息肉。 2·寒湿凝聚    素体肺气虚弱,卫外不固,寒湿之邪侵袭,搏于气血,津液雍遏,停蓄于鼻,结聚日久,变生息肉。 第四页,共十九页。 鼻息肉--临床症状 渐进性持续性鼻塞,单或双侧 嗅觉减退 多涕 头痛 耳鸣、听力下降 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 第五页,共十九页。 鼻息肉--检查和诊断 鼻腔内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新生物(小者须收缩下鼻甲后方能发现),状如新鲜荔枝肉,触之柔软,不易出血,可移动,无触痛。中鼻甲息肉样变者与中鼻甲不可分离 ,略硬,色稍红。 后鼻孔息肉需作鼻咽镜检查,常在一侧后鼻孔发现上述典型病变,多为单个。 蛙鼻 后鼻孔检查、鼻内窥镜检查、X线或CT检查 第六页,共十九页。 第七页,共十九页。 第八页,共十九页。 第九页,共十九页。 鼻息肉--鉴别诊断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 鼻咽纤维血管瘤 出血性坏死性息肉 第十页,共十九页。 鼻息肉--鉴别诊断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外形似多发性鼻息肉,表面粗糙不平、色灰白或淡红、多发于一侧鼻腔,术时易出血、术后易复发,并可恶变。病理检查可明确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第十二页,共十九页。 鼻息肉--鉴别诊断 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鼻息肉--鉴别诊断 鼻咽纤维血管瘤:    基底广,多在鼻腔后段及鼻咽部,偏于一侧,不能移动,表面可见血管,色红、触之较硬、易出血,有鼻塞、鼻出血史,多见于男性青少年。 出血性坏死性息肉:   平时多有鼻出血史,X线检查上颌窦及筛窦多有“占位性病变”,鼻腔内可见较多暗红色坏死组织、触易出血。有时后鼻孔及鼻咽部可见暗红色或出血性组织。 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