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法学论文)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 1
一、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问题 2
(一)景区名称商标频被抢注 2
(二)旅游线路模仿、抄袭现象严重 3
(三)旅游活动安排、旅游商品简单“克隆”,缺乏吸引力 3
二、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之对策 4
(一)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工作职能,解决当前突出问题 4
(二)提高旅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5
(三)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6
文2: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6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法学论文)
文1: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
旅游业是现代朝阳产业,逐渐发展为我国服务型产业的重心。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本文主要结合贵州省的一些实例,概括出我国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问题
(一)景区名称商标频被抢注
很多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片面重视资源的开发、宣传、营运,忽视品牌建设与保护。有的旅游企业完全没有景区商标的概念,也有的虽然申请了商标,但商标注册范围过窄,扩展延伸不够,致使我国频繁发生有关企业和个人把历史古迹、风景名胜的名称抢注成商标的事例。“香格里拉”、“瘦西湖”、“武当山”、“黄山”等都在某个商标类别中被抢注。安徽省著名风景区“天柱山”、“九华山”被外省抢注成商标,并标高价出卖。海南省旅游行业的品牌——天涯海角,1997年被一公司抢先注册了包括“观光旅游”服务项目在内的6类“天涯海角及图标”商标。
贵州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和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构成了贵州独特的旅游资源。然而面对景区名称被抢注的狂潮,贵州旅游几乎面临同样的尴尬。贵州梵净山被很多企业和自然人在药品、水泥、面粉、啤酒、矿泉水、玛瑙、保险、典当等类别,甚至还在宠物饲养、动物育种、墓碑等类别上被注册了商标。“西江千户苗寨”、“千户苗寨”已被贵州和上海的自然人抢注。其中,贵州两个自然人在6个商品类别上申请“西江千户苗寨”和“千户苗寨”商标共7件,上海的自然人夏某在45大类商品类别中,每类都申请了1件注册商标。黔东南州“朗德上寨”于2006年被上海的个人注册了全部类别的商标计45个,“青龙洞”、“和平村”亦被他人注册。截至2008年,使用贵州省景区名称申请商标注册共有1388件,省内景区自己申请的商标仅有61件,占总数的%。省内其他主体以我省景区名称申请商标注册共599件,占总数的%。省外申请人以贵州省景区名称申请商标注册达728件,占总数的%[1]。可见,加强旅游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严峻。
(二)旅游线路模仿、抄袭现象严重
旅游线路往往分为普通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线路。开发设计并宣传旅游线路尤其是特色旅游线路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而复制它却十分容易。由于未对旅游线路及时注册商标,很多旅游企业设计的旅游线路都不同程度地被复制、抄袭。如“自驾车重走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是1998年四川某国际旅行社投巨资在全省首次开发的,在设计中,游客将以自驾车的方式从成都出发,经陕西、甘肃、青海环线旅游。不料这一旅游方式和旅游线路很快被省内外其他旅行社“抄袭”,该活动也因这些旅行社省略了开发成本的低价竞争而被迫中止。雷同的线路、混乱的市场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游客的购买欲望,影响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这一问题在贵州也很普遍。
(三)旅游活动安排、旅游商品简单“克隆”,缺乏吸引力
景区为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增加景区吸引力,往往安排专人进行活动项目的创新和推广,如各种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等表演形式和游戏活动。同时为增加经济效益,旅游企业往往精心打造一些凝聚了当地的特色旅游信息和特色旅游文化的具有实用性、纪念性、礼品性的旅游商品出售。无论是旅游活动安排还是旅游商品都耗费了旅游企业的精力和财力。然而实践中,旅游项目、经营模式、旅游商品等“克隆”现象非常严重,假货、次货、低质旅游商品和服务泛滥,致使旅游吸引力大打折扣,影响了商品的品牌地位,降低了游客的购买欲望。贵州旅游商品市场仿冒较为严重。如被称为“东方第一染”的安顺手工蜡染长期被机器化大规模仿制,且价格低廉、质量低下,导致安顺蜡染的声誉在近些年大受打击。除此之外,贵州银饰、刺绣、服装服饰、雕塑、编织、民族乐器等旅游商品也往往因为生产规模小且分散,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企业法律保护意识不强而频频被复制、克隆。
二、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之对策
(一)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