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分析
【课程内容】
《雷雨》
【课标解读】
《雷雨》是经典话剧,戏剧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地方就是语言。课程标准中对戏剧作品的阅读和鉴赏的要求是:“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话剧的魅力来自语言,品读语言是开启人物心灵的一把钥匙。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的潜台词很多,能够非常清晰地展现人物的心理,舞台说明很少,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因而我这节课的设计是立足于课标要求,通过赏析文本中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为了寻求“点”上的突破与深入,本节课重点分析与鲁侍萍有关的几个语言片段,来体会戏剧中的冲突和语言张力。
学情分析
【学生特点分析】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会学。我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具备了最基础的感知语言、情感体验等能力。同时,经过高中阶段三个模块的学习,在文学作品阅读方面已有了初步的感性积淀,对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阅读兴趣,渴望更多地了解作品本身及其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十六七岁的学生仍然处在探索欲望比较强烈的阶段,只要加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还是善于表现的。但是,现代的高中生看话剧的机会不是很多,他们对戏剧的理解多停留在书本上,书本的表现形式对他们来说都显得生涩,远不如电影或电视的影响大。另外,《雷雨》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离这些学生太遥远,仅仅通过老师的讲解很难使他们理解剧中复杂的人物感情和恩怨纠葛,针对这种情况,在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注意戏剧文本的文体特点,在朗读中不断欣赏、品鉴语言,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教学方法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设计为主要安排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让学生简单的理清文章的思路。话剧的魅力来自语言,品读语言是开启人物心灵的一把钥匙。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第二个环节——品味赏析富有魅力的语言片段,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雨过地皮湿”的现象,面面俱到等于什么也没有学着,为此我改变了赏析中“全面开花”方式,集中让学生赏析有关鲁侍萍的语言,从而在诵读中去揣摩侍萍这一人物心理和作品丰富的内涵。
在品味和鉴赏中,注重诵读,采用范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味语言,把握侍萍的人物形象。
《雷雨》评测练习
◆【阅读与鉴赏】
个性化的语言是《雷雨》中人物语言的一大特色。试分析下列片段。文段一:阅读《雷雨》片断,完成1—5题。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a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晌。b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c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d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e
鲁侍萍 (悲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1.a表现周朴园说这句话的感情是( )
A.惊喜 ?B?惶恐 ?C?惊呆 ?D?惊疑
2.c、d两句是周朴园的连声责问,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A?自私虚伪 ?B?冷酷阴险 ?C?老于世故? D?伪善残忍
3.e句有言外之意、未尽之言(即潜台词),下列分析正确一项是( )
A.三十年了,你还是念念不忘我。
B.三十年了,你终于还是找到我了,我还是没躲过你的追寻。
C.已经三十年了,你到我这里来,还有什么用呢?
D.你没有死,这将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
4.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对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C.她虽然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
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
5.对这个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戏使周、鲁两家三十年前旧恨的冲突实质明朗化了。
B.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
C.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马上意识到,这将危及他的名誉地位,因而他一下子变得冷酷无情起来。
D.周朴园思念的是年轻貌美的侍萍,眼前的侍萍使他很失望。这段戏表现了他复杂的心情和性格。
文段二:阅读下面这个片段,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word版)【matlab代做】基于MATLAB的GMM和KDE核估计得目标跟踪仿真.doc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量化交易期货委托理财服务合同范本3篇.doc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分析(课件).pptx
- 期中评估测试卷 (含答案) 2025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 VIP
- 初中数学微课 正方形中过对角线交点的直角问题.pdf VIP
- 22G101三维彩色图集(最新完整高清版).pdf VIP
- DB14_T 722-2025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规范.pdf
- 钢结构检验批.docx
- 小学体育四年级《小足球-脚内侧传接球》课件.ppt
- (完整版)PID图绘制原则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