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 积累与运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一选。(6分) 1. 下列古诗与诗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鹿柴》——王维 B. 《雪梅》——卢钺 C. 《出塞》——王昌龄 D. 《夏日绝句》——王翰 2. 下列名句蕴含的道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D.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 B.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住宅是靠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而成的。 C. 赫拉克勒斯受到了宙斯的惩罚,被锁在了高加索山上,受尽了苦难。 D. 《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麻雀》的作者是屠格涅夫。 二、根据要求完成练习。(8分) 4. 读一读,连一连。 千里黄云白日曛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翰 秦时明月汉时关 北风吹雁雪纷纷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古来征战几人回 高适 醉卧沙场君莫笑 死亦为鬼雄 王昌龄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4分) 5. 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上。 (  ) 6. 《蟋蟀的住宅》选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 (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的“呼风唤雨”是指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科学技术的革新给人类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  ) 8. 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盘古开天地》就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来源的一种解释。 (  ) 9. “害怕、生气、不知所措、提心吊胆、目瞪口呆、心急如焚”都是写心情的词语。 (  ) 10. 书信的格式是:称呼、正文、结尾、日期、署名。 (  ) 11. 《花牛歌》一诗围绕“坐”“眠”“走”“做梦”,描写了花牛在草地里活动的四幅画面。 (  ) 四、根据语境填空。(18分) 12. 爷爷虽然已经八十岁了,但他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儿都不显得_____________。(填成语) 13. 我走在空寂的山林中,望着绿绿的青苔上夕阳反照的柔光,不禁想起了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时,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中秋节的夜晚,我们一家人聚在院子里赏月,我想到了月宫中的嫦娥一定非常孤单,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碧海青天夜夜心”。 16. 站在这片古战场上,我想起了那些征战的将士,耳边仿佛响起了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我的同桌总说自己笨,老是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我就引用唐代诗人韩愈的话鼓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从此,他不懂就问,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正如宋代陆九渊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则有进。” 18. 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学会取长补短,就能获得成功。 19.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引用了岑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20. 《陀螺》一文通过回忆童年时“我”用小陀螺战胜大陀螺的经历,分享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29分) 2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________________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情景,从中真正体会到了伯父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从而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阳光和风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