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15. 等速采样方法 烟道颗粒物监测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 等速——即烟气进入采样嘴的速度=采样点烟气的流速, Vn=Vs 为什么? A.Vn>Vs:气体分子惯性小, 易改变方向;颗粒物惯性大不易改 变方向;在采样嘴, 气体可绕道进入采样嘴, 颗粒物按原方向 前进,不进入采样嘴;采样结果:烟气量偏大,颗粒物量偏小。 B.Vn<Vs:情况与上述相反。 C.Vn=Vs:颗粒物按照实际比例进入采样嘴。 第六十二页,共九十四页。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第六十三页,共九十四页。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不同采样速度时颗粒物运动状况示意图 第六十四页,共九十四页。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17.烟道气采样类型 移动采样——滤筒在采样点上移动采样。 定点采样——滤筒在采样点上分别采样。 间断采样——滤筒在有周期性变化的烟道上根据工况分时段 采样。 第六十五页,共九十四页。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18.烟气黑度的测定 烟气黑度是以人的视觉反应来判断烟气污染的指标;常用于燃煤污染烟气的测定。 主要方法有 1)林格曼黑度图法 2)测烟望远镜法 3)光电测烟仪法 第六十六页,共九十四页。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11.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1)定义: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 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mg/L)。 BOD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也是研究 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处理效果,以及生化处理废水工 艺设计和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有机物的生物氧化过程分为: ——碳化阶段:含碳物质的氧化。 ——硝化阶段:含氮物质的氧化。 有机物完全氧化需要时间很长(100d 或≥20d)。 常用BOD5表示:20℃时5天所消耗氧量。 第三十页,共九十四页。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2) BOD的分析方法 ——五天培养法(稀释与接种法)(GB7488—87)√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HJ/T 86—2002) ——活性污泥曝气降解法 ——测压法 ——库仑法 ——相关估算法 第三十一页,共九十四页。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12.氨氮测定 1)定义:水中以游离氨(或称非离子氨,NH3)和离子氨(NH4+)形式 存在的氮。 2)污染源:生活含氮废水、焦化与合成氨等工业废水、农田水。 3)水中氨氮测定方法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7479—1987) ——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GB7481—1987) ——蒸馏—滴定法(GB7478—1987) ——电极法(氨气敏电极)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195—2005) 第三十二页,共九十四页。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13.亚硝酸盐氮(NO2--N) 1)概述 亚硝酸盐氮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 ——在氧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被氧化成硝酸盐; ——在缺氧条件下也可被还原为氨。 亚硝酸盐在水中很不稳定,采样后尽快分析。 2)常用测定方法 ——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 13580.7-1992)√ ——离子色谱法 ——α-奈胺比色法(GB13589.5-1992)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197-2005) 第三十三页,共九十四页。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14.总氮(TN) 水中的总氮含量是各种形态氮之和;是衡量水质的重要 指标之一。 TN=TON+TIN =TON+NH3-N+NO2— -N+NO3— -N =KN+硝态氮 测定方法 A.各种形态的氮浓度之和。 B.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或离子色谱法、气相分子 吸收光谱法) 即使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转变为硝酸盐,用相应方法测定。 第三十四页,共九十四页。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15.活性污泥概念 1)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及其所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的总称。 2)活性污泥法:用于污水处理、效率高、应用广(人工生物 处理) 第三十五页,共九十四页。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指南 16.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1) 细菌:单细胞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活性污泥中种类多、数量大、体积小。 A.菌胶团——细菌及其分泌的胶质物质组成的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