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投资银行.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投资银行 第六章 投资银行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含义、体制与类型 第三节 投资银行的业务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投资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掌握投资银行的性质及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掌握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与内容。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投资银行的产生及早期发展-1 其产生及早期发展,从70年代前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29年以后:产生及持续发展阶段,以下因素起作用 1.证券与证券交易:1773年伦敦柴思街证券交易所1792美梧桐树下商定成立交易所。 2.战争及国债:美独立战争,发行中期债券-联邦债券 3.股份公司:1879年摩根公司包销25万铁路股票 4.基础设施建设:1840年前后美9条铁路,筹资融资 5.企业兼并:1898-1902年横向并购,360起,发行转换债券 一、投资银行的产生及早期发展-2 (二)1929-1933年:膨胀及动荡阶段 1.1929年前繁荣,证券市场1929年10月24“黑色星期四”,揭开暴跌的序幕,10月28“黑色星期一”股价平均下跌50点,崩盘开始,直到1933年末世界经济大危机。 2.危机对经济冲击,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德国下下降了40.6%,美英德等经济退回20世纪初水平;美商业银行从23695家到14352家,净减万家银行。 查找原因,银行信用盲目扩张,银行直接或间接卷入股票市场。银行除结婚、宗教仪式外,能做一切。 一、投资银行的产生及早期发展-3 (三)1934年至20世纪6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 1. 1933年《格拉斯-斯蒂尔法》颁布,分业经营格局形成,标志着纯粹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诞生。 2.罗斯褔新政,相继出台1934年《证券法》、1935年《公用部门控股公司法》、1939年《依托契约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等;日趋完善的法律为经济护航。 3.50年代末美国股价和成交量同步增长,1963年股票交易量首次超过1929年水平,1963-1968年交易量增长3倍;在证券和信贷领域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得到迅速发展。 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投资银行的发展-1 (一)金融创新 在20世纪60~70年代,该公司网罗了一批被称为“火箭科学家”的知识界精英,对机构投资市场、利率与经济的关系、债务市场持续期及凸度进行了研究,开拓了承销综合化证券和建立信息制度的新视野。 证券发行竞争投标方式承销,所罗门兄弟公司、贝尔斯登、雷曼公司、美林公司。 70年代中期,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互换等,新的业务领域,如杠杆收购、资产管理、财务咨询、证券清算、风险管理及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金融衍生品交易链条拉长蕴涵风险。 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投资银行的发展-2 (二)拓展国际业务 1.20世纪60~70年代:拓展国际业务的起步阶段 (1)大投资银行设立国外分支机构; (2)投资银行业务出现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兼营多种国际业务; (3)欧洲债券的发行和承销 2.20世纪80~90年代:国际业务迅猛发展阶段 (2)80年代初,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国际业务迅猛发展。美林、所罗门、摩根.斯丹利、高盛、巴林等成为全球性投资银行。中金-摩根.斯丹利,工行-高盛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含义、体制与类型 一、投资银行的含义 (一)投资银行的各种定义 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银行都可以被定义为投资银行,这是罗伯特·库恩对投资银行所作的最广义的定义。 第二种较广义的定义认为:投资银行从事所有的资本市场业务,包括证券承销和公司理财、收购与兼并、提供咨询、基金管理和风险投资管理。 第三种较狭义的定义认为:投资银行业务只包括某些资本市场活动,承销、收购与兼并是重点,不包括基金管理、风险投资管理、商品风险管理以及其他业务。 (二)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 表6-1: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 (三)投资银行的性质 投资银行是为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提供各种交易工具及配套服务的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如证券回购协议)筹集; 其本源业务为证券承销,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佣金、费用收入和融资的利差收入。 二、投资银行的体制-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各国对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相互关系及业务范围的界定大致可分为分业模式和综合模式两种体制。 (一)分业模式 1933年《格拉斯-斯蒂尔法》颁布,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都实行分业模式。 80年代后期分离体制弱化,业务界限模糊,出现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集团,金融集团内部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业务相互交叉、融合。 2007年次贷危机,引起监管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