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斌:做纸十年,向大家做个汇报.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贡斌:做纸十年,向大家做个汇报 最近咱们大院的古法造纸专家贡斌与 中国汉纸研究与发展中心 联合推出一款非常难得一见的产品 中国手工皮纸纸样 视频中古法造纸专家贡斌所说的产品,简单来说就是“ 六种原料三种工艺十八张纸样限量1000套“,具体来说是什么意思呢? 六种原料:是贡斌在北京从2012年到2016年实验做的最具代表性的六种中国传统手工皮纸。在每一款纸样的里面都会有基础的原料名称产地制作工艺提纯方法漂白抄制压榨上焙等信息的公开。这六种中国传统手工皮纸的原料分别是100%纯度的桑皮、大构、小构、三桠、雁皮、青檀。 三种工艺:第一种工艺就是经过二十几道工序之后制作完成的原纸,第二种工艺就是在原纸的基础上手工捶打500遍以上,第三种工艺是在第二种工艺的基础上加一个砑光工艺。 十八张纸样:六种原料,每一种原料都用三种工艺打造,这样大家就可以一次性对比每种原料的三种工艺,可以实验在不同纸张下自己的绘画、书写会有怎样的不同。 限量1000套:在成纸的基础上做100套的加工需要至少16天,这1000套是凝结了贡斌及纸坊师傅们近半年的心血与汗水,贡斌说如果不是这次疫情,估计没有机会没有时间来做这个产品,所以非常难得。 这是贡斌第一次对外公开自己对中国传统手工纸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也是贡斌第一次正式对外销售产品,有兴趣的朋友们可到文末查看购买方式。 中国传统手工皮纸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当今的我们可以用皮纸来做些什么? 什么样的纸才算是一张好纸呢? 带着上面这几个问题,堂主跟大家详细聊聊,希望大家对中国传统手工纸有更多的认识。 中国传统手工皮纸 高端用纸 我国传统手工纸品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有不少,可以按原料分、按地域分、按生产工艺分、按用途分、按生熟分等,可以分成很多品类,但是就我国传统手工纸的原材料来说,大多不出这十个字“麻构竹藤桑,青檀稻瑞香。“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传统手工纸大致分为以下五大类:麻纸、皮纸、藤纸、竹纸、宣纸。 皮纸是以木本植物的韧皮纤维为原料抄造,亦称白棉纸。皮纸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叫法,因其纸质洁白柔韧、细腻绵软, 皮纸在历史上常被视为高端纸类,“蚕茧”、“冰茧”、“冰翼”、“凝霜”大多赞美之词都是说的皮纸,传世至今的唐人写经当中超过一半的都是皮纸,宋元遗留下来的字画大多也都是皮纸。 皮纸所包含的的原料种类跨度也比较大,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长纤维和短纤维,比如桑科的桑和构就属于长纤维,榆科的青檀,瑞香科的三桠和雁皮则属于短纤维。 贡斌自2009年贡斌开始学习造纸,主要方向就做纯皮料的手工纸,也就是皮纸,贡斌从第一批的三桠皮开始,随后试制越来越多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原料如: 构皮(安徽,陕西,甘肃,广西,泰国,老挝等地的黑皮构,白皮构,花皮构,红皮构等), 桑皮(家桑,野桑), 白麻,青檀皮(大别山,小岭), 龙须草(浆板), 光叶楮(浆板), 马尼拉麻(浆板), 雁皮(菲律宾), 木芙蓉(湖北), 荛花(云南), 狼毒草(青海,四川), 毛竹(福建,浙江), 矮树(四川), 东罗嘎布(四川), 苎麻,葛藤(安徽), 紫藤(浙江), 楮(日本)等等,还有一些不知道名称的植物,经过各地区不同的蒸煮工艺及制浆方法,提纯后的纸浆又通过在各种抄纸法上逐渐呈现如:端帘抄制,吊帘抄制,浇灌法,渌法,溜渌法至流渌法。 2018年底贡斌前去日本找寻空海于1200年前带过去的楮皮 贡斌在抄纸,使用的是端帘式抄制 贡斌这次推出的产品,是第一次向公众公开他们的实验过程,让更多人认识到材料本身之美,贡斌说:“每一种材料应该怎么来做才是最佳的或最适合它的需要我们去考虑,而在不同地区每种材料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希望大家可以观察进而给我们反馈。“ 贡斌基于近十年的技术实验与和艺术家间的合作经验,逐渐有了一张纸做完后是否就可以去使用的疑问,因为他发现很多古代的书画用纸都不是刚做出来的那张纸,无论是现在所说的生纸还是纯皮料做出的半生熟纸,以前都是要 做熟。 做熟有很多的方法,贡斌这一次跟大家分享的产品,是在比较传统比较费工的一种状态下,完成捶打工艺和在捶打之后进行砑光工艺。每一种纯料纸张,在原纸的基础上,捶打500遍以上,还有在捶打后砑光的三种样本。 下面堂主跟大家分享的几张图是贡斌所做的皮纸在显微镜下纤维呈现的状态,可以与古代书画的纤维做一个对比,方便我们更好的了解皮纸的韧性和耐力。 显微镜下大构皮 显微镜下小构皮 显微镜下雁皮 显微镜下三桠皮 显微镜下桑皮 显微镜下青檀皮 为了让大家对皮纸有一个更加具体形象的认识,堂主给大家再看一个视频,当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机器制造的办公A4纸、抽纸与中国传统皮纸做个PK,会有什么不一样呢?戳视频了解一下吧 皮纸在当下的应用 每一个人可以跟它产生不一样的关系 对于贡斌来说纸是一个载体,也是一种媒介,它不管说是自

文档评论(0)

写作订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工作总结,计划,报告,提案,心得体会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