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石路K0+992.939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龙石路K0+992.939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龙石路K0+992.939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 1概况 本项目起点接现状双龙路,止点顺接现状龙石路,起点处平交口已改造完成,起点处平交口计入双龙路中。道路桩号K0+992.939处现状为1-0.75x0.75m小方涵,由于现状此处为道路最低点,主要用于汇集道路两侧边沟雨水设置,上游没有与其它沟渠相连接,下游与龙石路排洪渠相连。为满足龙石路泄洪及更好与龙石路排洪渠衔接此处需新建1-2x1.5m盖板涵。 2设计依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2.1设计依据 (1)业主下发的设计任务书及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 (2)成都市规划局批准的道路红线资料及现状地下管线资料;成都市成华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批准的《龙石路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一体化设计方案》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0.03; (3)业主提供的1:500带状地形图; (4)《龙石路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城市道路各类设施设计、建设技术导则文件汇编》(2011); (6)成都市成华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龙石路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立项批复文件; (7)《龙石路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 (8)现场踏勘资料; (9)初步设计。 2.2初设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 无 3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3.1涵洞主要采用的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2)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7KN/m2; (3)设计车速:40km/h; (4)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特征周期0.45s; (5)抗震分类:丁类; (6)结构安全系数:1.0; (7)涵洞安全等级:二级; (8)设计使用年限:30年; (9)环境类别:上部为Ⅰ-a类,下部Ⅰ-b类。 3.2主要采用的设计规范 (1)《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 3365-02-2020) (2)《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版) (4)《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 3362-2018)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 (7)《公路圬工桥梁设计规范》(JTG D61-2005) (8)《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 (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 50476-2019) (10)《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1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13)《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 (14)《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2-2021) (15)《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3-2021) 4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1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及交通条件 场地位于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光明村。场地地势起伏不大,钻孔孔口标高为494.51~500.13m,最大高差5.62m ,地貌单元属于岷江水系二级阶地。 2、气象特征 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冬少冰雪。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 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 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 3)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 4)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2%。 5)日照时间:多年平均为1228.3小时。 6)风向与风速: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 3、区域地质概况 成都地区地质构造位于扬子地台四级构造川西褶皱带的成都坳陷中(图2.2),该坳陷的展布与成都平原基本一致。成都市位于成都坳陷的南隅,西距龙门山约50km,东距龙泉山20km。 成都坳陷新近运动以来,沉积了巨厚层的松散第四系沉积物,沉降活动强烈,而自上更新世至今,断裂及沉降活动大为减弱,趋于稳定,本场地距成都最近的地下隐伏断裂较远,属微弱活动的地壳稳定区,因此该场地的稳定性是良好的。 4、地层结构 本次勘察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 全新统素填土层(Q4ml)、中~上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2+3fgl)及下伏白垩系灌口组泥岩(K2g)。 现对各地层特征描述如下: ①素填土(Q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