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金马-云龙供水管网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主要解决赤水街道方家寺村、深湾村、黄竹村、万家堂村、万家坝村的供水管道连接问题,本次设计供水区域用水规模为1057m3/d,水源来自简阳市城区第二水厂,城区二水厂现状规模4.98万m3/d,远期规模9.96万m3/d。主要建设内容为dn250给水管道6.86km,dn160给水管道8.68km,dn110给水管道11.67km,dn90给水管道5.0km。
二.设计依据
1、规范及条文
(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
(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3)、《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1:2002);
(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5)、《埋地塑料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01-2016);
(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8)、《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21448-2008) ;
(9)、《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10)、《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11)、《赤水街道五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审定版);
(12)、《简阳市城乡居民饮水三年巩固提升工程赤水街道五村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13)、1:500带状地形图;
三.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
经勘察查明,在本次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上覆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组成,下伏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基岩,各层岩土的构成和特征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主要由杂填土组成。
杂填土:灰褐等杂色,结构松散,主要由粘土颗粒组成,其中夹杂砖瓦、沥青、碳渣、砼块等杂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分驳杂,该层沿线均有分布,钻探揭露层厚0.65~1.2m。
(2)第四系残坡积堆积层(Q4eld):主要为耕植土、含碎石粉质粘土、粉质黏土组成。
耕植土:灰褐色为主,结构松散,主要由粘土颗粒与粉土颗粒组成,顶部可见植物根系,工程性能差。该层在场地内地表广泛分布,钻探揭露层厚0.9~1.6m。
含碎石粉质黏土:块碎石主要由砂岩、泥岩风化岩组成,一般粒径2~5cm,约占10%~20%,夹杂于粉质粘土之中;粉质粘土主要为灰褐色、褐色,可塑状。厚度差异很大,一般为5.9~6.0m,工程区丘陵区分布。
淤泥质粉质黏土:主要为褐黑色,软塑,厚度一般为0.8~1.1m,局部分布。
粉质黏土:主要为灰褐色,可塑~软塑状,厚度一般为0.9~7.2m,主要分布于两岸岸坡下部,多位于耕地中。
(3)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主要由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组成。
砖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灰紫色厚层块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底部常夹1~2层厚0.5~2.0m的砾岩或角砾岩,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岩、脉石英等,径1~3cm,角砾成分以岩屑砂岩为主,泥质粉砂岩及泥岩碎石次之。
2.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沿线地表水主要为沱江左岸一级石绛溪河的二级支流烂泥沟及支流,其余多为季节性溪沟,少雨季节处于低水位,水流平缓,雨季水位上升。
项目区域地段地表水为绛溪河的二级支流烂泥沟及其沟渠流水、塘堰蓄水、坑洼积水,水量不大,对工程影响较小。
2、地下水
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覆盖层中的孔隙潜水,储存和运行的主要介质为阶地土层,并与河水、沟水相互连通,受地表迳流和大气降水的补给。地下水位埋深一般3~8m,地下水呈小股状,局部呈点滴状。
龙泉山脉一带,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各地层砂岩裂隙中,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在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褶皱部位地下水活动中等~强,地下水大多呈小股状、线状、局部大股状。
龙泉山以东的丘陵区,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和覆盖层中孔隙水两种类型,受大气降水和地表迳流补给。因冲沟、洼地分布较多,地形切割零乱,山体大多低矮单薄,地下水位一般位于冲沟、洼地地面以下1~2m左右。
工程区内地下水分为两大类:基岩风化裂隙水、覆盖层中的孔隙潜水。前者存贮、运移于基岩风化、卸荷裂隙中,含水量不丰,主受大气降水补给,于坡体或沟谷较低处排泄。覆盖层孔隙潜水存贮于各类第四系土中,渗水性弱~中等,受大气降水及库水等补给,向沟较低处或沿坡体顺坡排泄。
3.岩土参数建议值
据现场取样试验资料成果,按有关规范规定的参数取值原则,并参照同地区、同类工程的建筑经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