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黄大刚《城里乡下》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文学类文本黄大刚《城里乡下》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城里乡下黄大刚 豆花没想到,在农贸市场会遇到兰花,豆花第一次去农贸市场,就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 在乡下,豆花从来不买菜,豆花的菜就在房前屋后,随意翻块地,撒下种子,待菜苗探出头时,再施些土家肥,人畜的尿粪都是宝贝,这时候派上了用场。有了肥力,菜苗就像火箭般往上蹿,很快,往高处爬的开了花。结了果。在地上长的, 青翠又水灵。自家吃不完,拔菜时,多拔一些,送给左邻右舍;或有路人经过, 也随手塞一把。村人也不客气,给了就拿。下次,地里有了收获,当然也忘不了给豆花捎带一些。这些事情自然而然,没有谁说声谢谢,也没有谁计较这个多了那个少了。 …… 除夕,豆花正为没有芹菜而发愁。豆花早上托邻居赶集时帮她买芹菜,可邻居要买的东西太多,竟忘给她买了。这地方的习俗,大年初一,一定要吃芹菜,可能“芹”跟“勤”同音吧,寄托着美好的寓意。 兰花似乎早有预感,拎着两大把芹菜上门。“哦,好好,多少钱?”豆花要掏口袋。 “自家种的,什么时候要过钱。”兰花嗔怪道。豆花一愣。感觉脸慢慢地热了起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0 年第 11 期)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小说第二段插叙豆花在乡下经历的情形,人们互相送菜是自然而然的事,这和结尾处兰花在除夕给豆花送去芹菜的情节前后照应,显得叙事严谨。 豆花和兰花原本关系很好,后来她和兰花之间产生隔阂,竟然到了看到兰花负重走路而选择躲避的地步,小说意在说明钱是造成人情冷暖的根源。 兰花性格直爽,她对豆花说在她这里买菜绝对放心,一方面固然有炫耀的成分,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从守信承诺和对比衬托来挽住豆花这位老主顾。 小说善于用修饰语写人物的形象,比如分别用“很自然地”和“手忙脚乱”修饰兰花报菜价和豆花掏钱,写出兰花习 以为常、豆花意外慌乱的情态。 面对兰花,豆花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 分) 小说对比叙写在“城里”和在“乡下”的生活状态,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7.B 8.①面对兰花对自己生活的羡慕,豆花感到不安,不想因自己的优裕让豆花自卑。 ②兰花收豆花菜钱,豆花一下子不适应,心里不舒服。③兰花老远就招呼豆花买菜,豆花无法选择又不好意思砍价,心里憋屈。④看到兰花背个袋子走路费力, 豆花疏远排斥,冷漠以对,不愿帮助。⑤兰花除夕送菜还不要钱,豆花为自己的言行而羞愧。 9.①突显人际关系和人物形象。豆花和兰花在乡下互相送菜,互不要钱,不计得失;在城里兰花一心想把菜卖给豆花,爱自夸,豆花则心存芥蒂。②突出主题。在对比中说明在城里人们的生活因牵涉交易而复杂,在乡下更重视人情,人际关 系比较单纯,给读者提供认识价值。③结构全篇。通过“城里”和“乡下”生活的转换对比,构建全文的叙事结构。

文档评论(0)

我是大神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