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图书馆几种服务模式的比较及其发展必然性探讨(图书论文资料).docVIP

国外图书馆几种服务模式的比较及其发展必然性探讨(图书论文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外图书馆几种服务模式的比较及其发展必然性探讨(图书论文资料)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国外图书馆几种服务模式的比较及其发展必然性探讨 1 1 三种服务模式的简述与现代服务模式实施概况 3 2 三种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4 3 实现IC的必然性 6 4 实现SIC的必然性 10 4.3 扁平化管理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11 5 结语 13 文2:国外图书馆按需印刷服务模式及启示 14 1按需印刷概况 14 2国外图书馆按需印刷服务案例及模式 16 3按需印刷服务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 19 参考文摘引言: 21 原创性声明(模板) 21 文章致谢(模板) 22 正文 国外图书馆几种服务模式的比较及其发展必然性探讨(图书论文资料) 文1:国外图书馆几种服务模式的比较及其发展必然性探讨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veral Service Patter of Oveeas Library Ren Ningning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Library, Beijing, 100732) Abstract: Since the 1980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applied widely.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service model in foreign countries started to face challenges. New service models such as Information Commo and Subject Information Commo was created and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1990s. These models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and its advantage was recognized soon.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veral service patter of oveeas library and reveals the necessity of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ditional service model; information commo; Subject Information Commo CLC number: G25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6-0102-05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现代新技术在信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使读者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他们不再把本地或本单位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但同时也给图书馆的生存带来不利影响,表现为读者的到馆率、图书外借以及阅览率逐年下降。为扭转这种状况,1992年美国某大学图书馆勇于创新,改革传统服务模式,率先将传统纸本资源、计算机技术、电子资源、网络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彻底改革了图书馆原有的服务形态和服务流程。这种服务模式后来被专家称为“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 简称IC)。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IC已成为全球许多大型公共图书馆、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最流行的服务模式。过去图书馆遭受读者“冷遇”的状况大大得到改善。在这期间,一些图书馆还把优质的人力资源――学科馆员与IC结合起来,创建了另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Subject Information Commo简称SIC)。SIC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层次要比信息共享空间IC高。因此SIC推出后,图书馆又赢得了专业读者的青睐。人们把“IC”、“SIC”称之为图书馆的现代服务模式 。 数十年间,国外图书馆较快地完成了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其规律和经验值得国人研究、借鉴和学习。 1 三种服务模式的简述与现代服务模式实施概况 “传统服务”模式 它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一定的开放时间内,利用馆藏资源为到馆的读者提供物理检索和借阅服务。在这种服务中,馆藏资源是核心和主体,读者是客体并始终处于有求于图书馆的从属地位,服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这种服务模式最大的缺点是读者享有的服务会受时、空的制约。从近代开始,直到现代服务模式实施之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