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剂量与用法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药品剂量与用法;学习目标;导学情景;学前导语 ;第一节 药品的使用剂量;一、药品和用法用量的管理规定;一、药品和用法用量的管理规定;WHO提出的合理用药五个标准;二、药品的用量;二、药品的用量;一般药品(包括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等)的用量在药品说明书中都明确规定有使用剂量,都应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剂量用药 在用药时要因病、因药、因人、因时而宜,合理确定药品的使用剂量 ;中成药大多数由原生中药材饮片制成,毒性低,安全系数大 临床医师必须结合病人的个体特点,确定最佳用量,防止用量过小,药力不足或用量过大出现毒副作用的现象;抗菌药物给药剂量做了指导性建议;三、中药的用量;临床上主要依据以下几种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 (一)药物性质 1.药材质地 花、叶、皮、枝类质轻的药,用量宜小(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10g);矿物、贝壳、甲壳、化石类质重的药,用量宜重(无毒性一般用量为10~30g) 2.药物性味 性味淡薄、作用温和药物,用量可稍重;性味浓厚,作用强烈药物,用量则宜轻 3.药材质量 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勿须过大;(一)药物性质;案例分析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功能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临床用常用其炮制品以减小毒性(如附子:盐附子、黑顺片、淡附片、白附片) 中毒表现为唇、舌、颜面、四肢麻木及流涎、呕吐、烦燥、心慌、心率减慢或心动过速、肤冷、血压下降、早期瞳孔缩小后放大、肌肉强直、呼吸痉挛、窒息而危及生命;中毒原因分析;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用量可略小 同一药在方剂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药时用量为重 剂型方面,多数药物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 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也可不同,如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根据患者年龄大小、性别差异、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病势缓急来调整药物剂量 还应考虑到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宜” ;毒性中药饮片的剂量使用;常用28种毒性中药饮片的剂量 ;常用28种毒性中药饮片的剂量 ;8.生草乌 外用适量 9.生川乌 外用适量 10.生白附子 外用适量 11.生附子 外用适量 12.生半夏 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 酒调敷患处 13.生天南星 外用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14.生巴豆 制成霜入药,0.1g~0.3g多入丸散,生巴豆外用 15.生马钱子(番木鳖) 0.3g~0.6g,炮制后入丸散 16.天仙子(莨菪子) 0.06g~0.6g多入丸散 17.闹羊花(羊踯躅) 0.6g~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 18.生甘遂 0.5g~1g,炮制后多入丸散,生品外用 ;19.洋金花 0.3g~0.6g,入丸散制剂,外用适量(凤茄花,曼陀罗花) 20.蟾酥 0.015g~0.03g,多用丸散,外用适量不可入目 21.红娘虫 0.05g~0.1g,外用适量 22.青娘虫 0.05g~0.1g,外用适量 23.生千金子 1g~2g,制霜入丸散,外用适量 24.生狼毒 0.5g~1.5g;25.斑蝥 0.03g~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服,外用生品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 26.雪上一枝蒿 0.06g~0.12g,研末或浸酒内服,酒浸外搽 27.藤黄 0.03g~0.06g,多入丸散 28.红升丹 外用适量;四、药品用量的计算方法;(二)特殊人群的剂量换算 目前我国相当多的药品只规定了成人剂量,中国药典对此采用老幼剂量折算表,按年龄对用药剂量进行换算 ;表4-1 老幼用药剂量折算表;儿童用药剂量按儿童体重计算 ;说明 用此法计算剂量,对年幼儿求得的剂量偏小,而对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者,求得剂量偏大。因此计算剂量时应同时考虑年龄因素,年龄越小所需剂量应相对大些,故常以高限数值计算。例如地高辛的口服用量,2岁以下0.06 ~0.08mg/kg,2岁以上为0.04 ~0.06 mg/kg;原因 药物代谢与体表面积有关,年龄越小,体表面积相对越大,则用药量相对较多 ;儿童用药剂量按体表面积计算 ;儿童的体表面积可以根据体重或年龄来计算: 体重低于30kg的儿童 BSA(m2)=(年龄+5)×0.07或 BSA(m2)=0.035×体重+0.1 体重大于30kg的儿童 在30kg体重的BSA=1.15 m2的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kg,BSA增加0.1 m2;点滴积累;点滴积累;点滴积累;第二节 药品的给药途径;课堂活动;口服给药 经胃肠道给药途径 直肠给药 注射给药 不经胃肠道给药途径 呼吸道给药 皮肤

文档评论(0)

天星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