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第一页,共三十四页。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二页,共三十四页。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1.运用视频、图像,掌握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并了解各自的作用。2.通过图文资料,描述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地理实践力)3.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各层气温的变化及其原因。(综合思维)4.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综合思维)教学目标第三页,共三十四页。导读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将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随后,“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问一号”离开地球的过程中,将穿过哪些大气层?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思考第四页,共三十四页。1大气的组成第五页,共三十四页。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干洁空气大气水汽杂质如今的大气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第六页,共三十四页。干洁空气其他气体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的物质氧气 21%o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N氮气 78%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具有保温作用co2大量吸收紫外线,地球生物的保护伞o3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第七页,共三十四页。活动探究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地形均以高原为主,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中含氧量低,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潜能。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的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结合教材,试推测其原因。第八页,共三十四页。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却在天气扮演重要的角色。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的天气现象。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第九页,共三十四页。大气污染物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问题探究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表示,2019年最大冰川面积达1 478万平方千米,但是整体趋势令人担忧。冰川,南北极的特产,远远望去,就像地球的“白帽子”,给地球增加了巨大的美感。但是近来的研究发现,北极冰川数量正急剧减少,其速度令人咂舌。科学家预测在20年时间内,北极冰川将在炎热夏季完全消失,地球会失去“白帽子”,北极熊将难有立足之地(如下图)。一些科学家认为,人们可能低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美国环保局发现臭氧总量每耗减1%,地面紫外线会增加1.5%~2%。他们预测,如果氟氯烃生产和消费不加限制,到2075年,地球臭氧总量将比1985年再耗减25%。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结合材料探究:(1)全球变暖与大气中的哪种主要成分变化有关?提示:CO2。(2)臭氧有什么作用?提示: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3)针对上述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有效的措施?提示: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研发新型制冷设备,控制氟氯烃的产生。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总结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2大气的垂直分层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高层大气电离层 短波50平流层气温臭氧层 12对流层温度/℃温度/℃2030708010-70-60-80-20-105060-40-3040-500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海拔/km2000~3000(大气上界)对流层 范围: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为10-12干米,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 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2.对流运动显著,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3.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特点成因①地面是低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②该层大气上冷下热③集中了整个大气圈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平流层 范围: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 特点:1.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2.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3.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特点成因①臭氧集中分布在22-27千米,它可以吸收大量紫外线②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③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高层大气 范围:平流层以上的大气统称高层大气。 特点:1.气温先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后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2.来自太空的流星体在此燃烧,有流星和极光现象;3.大气呈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4.2000千米—3000千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课件.pptx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1.4 地球的演化 教学课件.pptx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1.1 流水地貌(第一课时) 教学课件.pptx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1.2 流水地貌(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pptx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2 风成地貌 教学课件.pptx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3.1 喀斯特地貌 教学课件.pptx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3.2 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 教学课件.pptx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3.2大气受热过程 教学课件.pptx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3.3大气热力环流 教学课件.pptx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4.1水循环 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