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 一、常见设误陷阱: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因果错误、以 偏概全、混淆是非、混淆时间、混淆条件 二、有效方法:比照法、排除法 三、试题演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七律压卷与唐诗审美 孙琴安 新诗百年,佳作不少,至今却没有个评判标准。旧诗则不同,不 仅高手如林,佳作迭出,而且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评判标准和审美 原则。后人根据这些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在每种诗体中都提出了自 己心目中的“压卷之作”或“第一”。其中推出数量较多、争论比较激烈 的,还是在对唐人七律的推举上。 宋人杨万里《诚斋诗话》拟推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为唐人 七律压卷,严羽不以为然,在《沧浪诗话》中明确宣布:“唐人七言 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到了明代,“前七子”首领何景 明又推沈俭期《独不见》为唐人七律压卷,鼎足而三。后来,大家争 来争去,结果反把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撂下,集中在《黄鹤楼》 与《独不见》之间争高低。 王世贞非但否定了二诗,还把杜甫的 《九日蓝田崔氏庄》重新提 了出来,又开列了杜甫的《登高》、《秋兴》之一和之七三篇,以为欲 精选文库 求七律压卷,“当于四章求之”。 或许有人会感到困惑,历代所推唐人七律压卷,为何多在初盛唐 时期?中晚唐七律数量更多,为何不推?这就牵涉到古人对七律诗体 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了。 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七律是难度最大的一种诗体。五律以清空一 气、意味深远为上,甚至可以空灵幽淡一些;七律则以雄浑壮阔、刚 健有力为上。姚鼐以为“七言今体句引字赊,尤贵气健”。施补华甚至 认为“七律以元气浑成为上……以小巧粗犷为下”。如果以这些标准来 衡量,宋人推出的《九日蓝田崔氏庄》、《黄鹤楼》二篇,的确称得上 “句引字赊”,笔健气足,《黄鹤楼》更是气象壮阔,“元气浑成”。尽 管《黄鹤楼》的前四句连平仄都不合,颔联对仗也成问题,但通篇笔 力雄健,为他人所罕见。再看其他人推出的七律压卷,无论是《登高》 也好,《秋兴》八首也罢,尽管篇名不同,题材不一,但基本上都是 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的七律为主,都在气势浩大、骨力遒劲的风格 范围之内。绝不会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小巧妙 思的七律选为压卷。至于沈俭期的《独不见》有此荣幸,恐怕与其独 特的位置有关。姚鼐以为此律“高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 当取冠一朝矣。”正说出了其中的地位与玄机。窃以为:《黄鹤楼》以 健气为胜,《独不见》以圆润为胜,二者各得其妙,而后者可视为初 唐七律第一。 由于盛唐诗气象博大,七律亦多雄浑伟丽,气势磅礴,未免让杜 甫、王维、崔颢等盛唐诗人占了便宜,多有被选为第一者。但也有人 -- 2 精选文库 为此抱不平,硬是从中唐诗人中发掘了二首七律压卷,这便是刘长卿 的《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沈德潜曾说:“七律至随州,工绝亦秀绝矣,然前此浑厚兀养① 之气不存。”但刘长卿这首 《献淮宁节度使李相公》实在是鹤立鸡群, “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诸句健气凌云,通体浑成。沈德 潜谓此律“起手如黄鹄高举,见天地方圆。”金圣叹说它如“象王回身”, 都是盛赞此诗的气象壮阔,雄伟浑成。难怪何焯叹道:“气势笔力匹 敌《黄鹤楼》诗,千载绝作也。” 中国古代在对诗的长期研究和探讨中,的确形成了一整套的诗歌 评价体系,而这正是目前新诗所缺少的。 (摘编自《文汇报》2017年4月14 日,有改动) 1.下列各项中,对唐诗七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七律压卷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是在诗歌鉴赏过程中逐渐形 成的,虽然推出的“压卷之作”争论比较激烈,但都是后人根据这些评 判标准和审美原则推出的。 B.历代所推

文档评论(0)

laoliug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