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见面礼仪;1、握手礼;中世纪,打仗时骑兵披甲顶盔。如果和谈或表示友好,就脱掉右手的铁甲伸手相握。该习惯演变成今天的一种礼节。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跪拜礼。1912年孙中山宣布废除跪拜礼,改为握手礼,是中国礼节方面的一大进步。
握手时,应脱帽、摘除手套。否则,被视为是没有礼貌的行为。
通常,先问候再由尊者(上级、年长者、女士)先伸出手。;行握手礼时的一般规则
;2、何时要握手?;握手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慰问等情况下使用。????伸出右手,以??指稍用力握对方的手掌,持续1—3秒钟,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上身略微前倾,头微低。1) 注意先后。上级、长辈、主人、女士在先。2) 坐着与人握手不礼貌。3) 握手要用右手(特殊情况除外)。4) 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不礼貌。5) 与数人握手时间应大体相等。6) 握手时目光应该注视对方。;二、握手的正确方式
1、握手的姿势
2、握手的时间
3、握手的力度
;8;握手的注意事项;2、吻手礼;3、鞠躬礼;鞠躬即弯身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郑重礼节。鞠躬常用于下级向上级,学生向教师,晚辈向长辈表达由衷的敬意。有时还用于向他人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鞠躬时,以腰部为轴,整个腰及肩部向前倾斜15—30度,目光向下。????礼毕后目光注视对方。????鞠躬时必须脱下帽子,戴帽鞠躬是不礼貌的。;不同的鞠躬礼节;采用鞠躬礼的场合:
演员谢幕
讲演和领奖
婚礼
隆重的接待
悼念活动;30度行礼;4、双手合十礼 神态必须虔诚;4.合十礼;“双手合十”即“合十礼”,又称“合掌礼”,属于佛教礼节。佛教礼仪中有称“莲华合掌”。
在世界范围如泰国、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信奉佛教的国家与地区流行。我国的傣族聚居区也通用合十礼。
行礼的时候,两掌合拢于胸前,十指并拢向上,掌尖和鼻尖基本齐平,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神情安详、严肃。;5、拥抱礼 一般的商务拥抱礼,不宜胸部接触。;
拥抱礼仪要诀: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左手在下,右手在上。
胸贴胸,手抱背,贴右颊
(永远伸出自己的右脸
去与对方相贴),才正规。;注目礼;施注目礼的场合有:;;拱手礼;;常见的会面礼;7.脱帽礼;6、点头礼(不要反复点头)
7、脱帽礼(进入他人居所,遇升国旗、奏国歌时非着国家统一制服者)
8、举手礼(手向上前方直伸,手掌左右摆动;着国家制服者遇升国旗时行标准军礼姿势)
9、特殊礼; 致意是一种常用礼节,它表示问候之意。通常用于相识的人之间在各种场合打招呼。问候时应双目注视对方,态度诚恳、表情和蔼可亲。????举手致意:伸直右臂,掌心朝向对方,轻轻摆几下即可。适于向较远的熟人打招呼。 ;致意;欠身致意:身体的上部微微向前一躬。适用的范围较广。;点头致意:头微微向下一动,不必幅度太大。适于不宜交谈的场合。;33;34; 如何见面; 欧美地区
西方人见面时打招呼通常用“早上好”“下午好”“您好”等礼节用语。
西方人是不肯随便交换名片的。
西方人对于自己的时间是非常珍惜的,每天的时间都有安排 。
欧美人在招待客人时十分实在。 ;英国人爱独处,不经邀请或约定去拜访英国人的家庭被视为对他人私生活的干扰。
法国人热情,萍水相逢就能亲热交谈。
德国人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注重工作效率。
俄罗斯人见面时习惯行握手礼和拥抱礼,也有施吻礼的习惯,如:朋友之间吻面颊,长辈对晚辈吻额,男子对已婚女子吻手等。;丹麦人讲究礼仪,很多方面保留着宫廷色彩。
加拿大人既有英国人的含蓄,又有法国人的开朗,还有美国人的无拘无束,不喜欢外来人拿美国与他们相比。
美国人性格开朗,善于攀谈,喜欢社交活动。 ; 亚太地区
日本人十分注重礼节。
日本人最常使用的行礼方式是“屈体礼”,可分为“站礼”和“坐礼”。
蒙古人性格豪放、粗犷、开朗、好客、诚恳,容不得半点儿诡诈。
泰国男女“授受不亲”,一般是绝不允许男女间握手的。 ;在菲律宾,男士相逢,常以拍肩示礼。
马来西亚见面的传统礼节是用右手扪胸示礼。
阿富汗人的见面礼通常有三种形式:与陌生人见面时,行握手礼;与熟悉的人见面时,习惯以右手按胸,同时点头说“真主保佑”,再拥抱两次;与特别亲密的朋友见面时,要亲吻或碰额两次。
巴西人直爽豪放,对客人最尊敬的礼节是请客人同主人一起洗澡。; 阿拉伯及非洲地区
埃及人与宾客见面或送别时,一般施握手礼,拥抱礼或亲吻礼。
摩洛哥人与宾客见面和告别时,习惯施握手礼,拥抱礼。
马里人十分好客。
尼日利亚人见面时,习惯先用大拇指轻弹对方手掌后再施握手礼。 ;
埃塞俄比亚人与熟人相见,要摘下帽子相互鞠躬问好。
坦桑尼亚人与客人见面,习惯先伸手拍自己的肚子,然后鼓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