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单元导学 【单元导教】 本单元围绕“读书明智”这一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和感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了这一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读书实践活动有很强的的指导意义。由于三篇文章主题相同,合适在教学中将三篇文章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学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对材料有所选择,并有条理的表述,把重点的内容写具体。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已经进行了“分段表述”“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训练,这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重点表达的能力。口语交际和习作衔接紧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从分条到分段,有梯度的引导学生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地表达。 读书明智 板块 教学关注点 语文要素分解 教学策略设计 课外拓展链接 古人谈读书 精读 了解古人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并从中收到启示。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并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课外拓展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忆读书 精读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梳理出作者读书的经历。 本课内容多,信息量大,在教学中首先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梳理信息、体会不同梳理方法的好处。然后再结合课后第二题与第三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读书经验,对作者的读书感悟和读书方法发表看法。 课外拓展阅读: 《谈读书》 弗朗西斯?培根 《读书知味》 《窃读记》 我的“长生果” 略读 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根据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梳理方法,梳理作者的读书类型以及从阅读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推荐阅读: 《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 《背书》李晴 口语交际 能分条讲述,把介绍人物形象的理由说清楚。 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 习作 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 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语文 园地 能梳理、总结找书读的方法。 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阳询的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认识32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18个字,会写16个词语。 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体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阅读: 背诵《古人谈读书》《观书有感》。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了解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 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能梳理、总结如何找书读的方法和心得。 能借助比喻句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口头表达: 能分条讲述,把喜欢的人物介绍清楚。 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 书面表达: 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 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25.古人谈读书 课前解析 关注选文出处:《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关注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关注文言文的诵读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 指导学生诵读并形成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一, 通过诵读, 扫清字词读音障碍, 并初步理解字词的含义。第二, 通过诵读, 正确断句, 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 并体味文句意蕴。第三, 通过诵读粗略了解文章大意, 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第四,通过诵读逐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 把握文章的内在韵律,并初步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中小学课件教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