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及案例简介 《大学英语》旨在培养非英语专业本科新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作为全校非英语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第一个学期开课,共3个学分。 教学过程中力争融合课程思政于语言教学,综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提供有提炼、有深度、有拔高、能拓展的教学内容,并对学习效果科学地考评。课程发展要求结合国家社会需求,目前国家的国际形象构建及外交宣传急需语言与专业相长的复合型人才。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如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既能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德的认知和喜爱,同时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拓展,培养并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本案例结合《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综合教程2》第一单元课文“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阐释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友善”“诚信”与“和谐”的关系:一、从“善”中引出“爱”,这两个概念中均有不同层次,如小善、大善,小爱、大爱,引申出对国家民族党的善与爱;二、“诚信”亦有三个层次,即信用、信念、信仰,有信仰的诚信是最高状态。 二、结合章节 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综合教程2》第一单元的课文“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例。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在口语表达中使用相关词汇,如humanity,kindness,integrity,harmony等; 2. 能力目标:能描述“雷锋精神”及助人为乐、好人好事的行为,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如使用句式“I am V-ed by …, even when it seems to …, Indeed, no matter how …, one can still …”来进行总结; 3. 素质目标: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友善”“诚信”与“和谐”的关系,思考现代社会善的尴尬处境,客观思辨地对待善和信在某种情况下缺席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四、案例意义 本单元以和谐为主题,课文聚焦陌生人之间的善意与帮助,由对“现代社会陌生人之间是否还存在无条件的善意”提出质疑作为出发点,通过不使用任何现金“搭便车”横跨美洲大陆的方式,记录一路上的见闻遭遇,最后得出结论,我们仍然可以对陌生人的善意抱有信念,人与人之间要做到和谐相处,是建立在彼此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好基础上的。 如今社会屡屡出现政治思想薄弱、道德文化素养匮乏等问题,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受损,很多人自私自利的行为不仅伤害的是自己的利益,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对本单元主题思想的深挖,引发学生对上述现象的思考,并重新唤起内心对“雷锋精神”的敬仰,重温雷锋经典助人为乐的故事,并学习如何用英语讲好这些故事,达到使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诚信”与“和谐”的关系,讨论当善和信缺席时,人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五、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过程设计基本流程如下图: 图1?教学过程设计流程 具体教学步骤: 第一步:主题导入,学生观看视频并讨论: What Would You Do?(你会怎么做?) 视频内容为街头实验,一位由工作人员扮演的“醉汉”突然晕倒在路边,摄像机拍摄下路人会如何反应。有很多人视若无睹地走过去,但视频结尾,善良终于到场,有位中年女子蹲下来问他情况如何,旁边另一路人拨打了急救电话,最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个流浪女子一直关切地陪伴在他身边,不停地跟他说话让他不要睡着,给他取名“Bobby”,并且拿来毯子给他盖上。伴随着路人反应,一名专家在后台实时分析讲解。 讨论: 1. 你也相信“不要多管闲事为妙”吗? 2. 为何如今人们之间越来越冷漠? 3. 我们该如何做来增强社会上彼此之间的信任? 第二步:文化背景介绍、拓展; 教师通过展示网上热议的摔倒老人扶不扶的讨论,对比疫情期间社区义工义务照顾居民生活的照片,融入思政点1,疫情期间陌生人之间的善良和互相帮助,介绍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总结善的特征和定义。然后,引入思政点2,中国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普遍认为人类性本恶,介绍我国对“善良”这一改年的论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reserve your dignity as a nobody; benefit others and the world as a somebody.)。 讨论:为什么我们的社会需要“善”?(教师总结:因为大家想生活得更美好,之所以能更美好,是因为需要让社会变得更和谐,引入“和谐”概念。) 第三步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