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基本精神.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所谓“子” 子:男子美称。 姬:女子美称。 吕思勉《经子解题·论读经之法》:书籍之以记载现象为主者,是为史。就现象加以研求,发明公理者,则为经、子。……经、子本相同之物,自汉以后,特尊儒学,乃自诸子书中,提出儒家之书,而称之曰经。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页。 所谓“子” 儒家:《荀子》,《晏子春秋》、《二程遗书》、《朱子语类》 道家:《老子》,《庄子》,《列子》 法家:《韩非子》、《管子》、《商君书》 墨家:《墨子》 杂家:《鬼谷子》、《吕氏春秋》、《淮南子》 名家:《邓析子》、《公孙龙子》 兵家:《孙子》 第三十页,共六十页。 所谓“子” 读书次序: 《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吕氏春秋》—《淮南子》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页。 一、中庸 朱熹: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事实上,中庸不仅是儒家思想,而是整个古代思想界的通用思维方式。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页。 一、中庸 中庸的表现形式: A而B:《论语》:子温而厉。《礼记·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主要方面,次要方面 A而不A’:《论语》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常状态,勿走极端 不A不B:不卑不亢。——两种极端,取其中 亦A亦B:《孟子》: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两种矛盾,取其和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页。 二、自然 自然:自己如此,本来如此。 《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 《老子》六十四章:(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庄子·应帝王》: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页。 二、自然 自然作为宇宙本体: 王弼: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 自然作为宇宙全体: 阮籍: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自然。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当其无外,谁谓异乎?当其有内,谁谓殊乎?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页。 二、自然 自然的诗性表达: 《庄子·应帝王》:浑沌开七窍的故事。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暧暧逺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页。 三、圆融 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谓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智顗大师《摩诃止观》: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页。 三、圆融 法藏大师《华严缘起章》:夫法界缘起,如帝网赅罗,若天珠交涉,圆融,自在,无尽,难名。 法藏大师《华严金师子章》: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如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 法藏大师的镜子实验。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页。 第三讲 中国历史精神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页。 所谓“史” 《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中,即简册) 《周礼·天官·宰夫》: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 经、子、集的作者,身份都很复杂。唯有史部的作者,即便还有其他著作,一旦著史,便立刻融入史官身份中,变得肃穆、严谨、智慧。 第四十页,共六十页。 所谓“史” 读书次序: 《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史通》 第四十一页,共六十页。 一、史德 史德:秉笔直书,褒贬善恶。 《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 《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崔杼弑其君。”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太史:“一日失职,则死及之。” 第四十二页,共六十页。 国学的基本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谢琰 第一页,共六十页。 导论 国学与国学精神 第二页,共六十页。 一、“国学”一词的由来 钱穆《国学概论·弁言》: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 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真新学者,未有不能与国学相挈合者也。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第三页,共六十页。 一、“国学”一词的由来 国学的两个参照系: 中学—西学 旧学—新学 看待国学的两种眼光: 还原:还原“中”,还原“旧”。 批判:以“西”判“中”,以“新”判“旧”。 二者必须结合,不可偏废。 第四页,共六十页。 一、“国学”一词的由来 小结: 国学的历史涵义:指20世纪之前、西学输入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是20世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