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精选题.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位训练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 和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 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 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实现表达 C 第一页,共四十一页。 2.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 需要的产品。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 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 )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D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 3.(2009·浙江卷,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 ( )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 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 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 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D 第三页,共四十一页。 4.(2009·重庆卷,2)下表有关基因表达的选项中,不 可能的是 ( ) 基因 表达的的细胞 表达产物 A 细菌抗虫蛋白基因 抗虫棉叶肉细胞 细菌抗虫蛋白 B 人酪氨酸酶基因 正常人皮肤细胞 人酪氨酸酶 C 动物胰岛素基因 大肠杆菌工程菌细胞 动物胰岛素 D 兔血红蛋白基因 兔成熟红细胞 兔血红蛋白 D 第四页,共四十一页。 5.(2009·安徽卷,4)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 “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 家。如果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 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 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 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 第五页,共四十一页。 6.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 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 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RNA聚合酶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 不可缺少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 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 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 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D 第六页,共四十一页。 7.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工程可以改造酶的结构,提高酶的热稳 定性 B.通过蛋白质工程可以改变蛋白质的活性 C.利用蛋白质工程可以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得到人 的胰岛素 D.蛋白质工程可以对胰岛素进行改造和修饰,合 成速效型胰岛素制剂 C 第七页,共四十一页。 知识综合应用 重点提示 通过“抗虫作物培育过程的有关基因工程知识”的考查,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典例分析 (2009·江苏卷,34)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 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 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八页,共四十一页。 第九页,共四十一页。 (1)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 反应管中有 种DNA片段。 (2)图中②表示HindⅢ与BamHⅠ酶切、DNA连接酶 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 种重组质粒; 如果换用BstⅠ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 接后可获得 种重组质粒。 (3)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 。 (4)图中③的Ti质粒调控合成的vir蛋白,可以协助 带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植物细胞,并防止植物 细胞中 对T-DNA的降解。 第十页,共四十一页。 (5)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合某些昆虫肠 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 裂解,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 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