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古诗中的人物形象.docxVIP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古诗中的人物形象.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此诗作于欧阳修被贬任滁州太守之时。“怀嵩楼”,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刺史时所建,因其曹分司洛阳,建楼以表怀念嵩山、洛阳之意。②画角:彩绘的号角,用以报时。 这首诗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① 李商隐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鹈泉②畔猎,路人遥识郅都③鹰。 【注】①诗题下作者自注:“使君远祖,国初功臣也”契苾通是铁勒族契部落人,贞观六年,契苾通五世祖契何力,率部归顺唐王朝。②?鹈泉:在今内蒙古五原县。③郅都:西汉景帝时人,任雁门太守时,威震匈奴。 赵臣瑷于《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中评价:“义山撰人,神采奕奕。”此诗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使君形象?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对酒赠少章① 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②。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注]①少章:秦觏,字少章,与诗人交往颇密。②未空:事业、生活没有落空,即言“有了着落”。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但诗人却问“身何托”,首句抑郁不平之情劈空而来。 B.首联,诗人“身何托”和客人事业、生活“未空”构成鲜明对比,极写客人的踌躇满志。 C.诗歌第四句的意思是:梦中,抱负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实现;而现实中却一无所有。 D.颈联对仗工整,写愁催白发、酒助红颜,形象表达了诗人愁情之深、内心之苦。 4.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张旭①(节选) 李颀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②。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③。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注]①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终生坎坷,穷愁潦倒。②太湖精:张旭生长于吴县,故时人称其为“太湖精”。相传他喝得酩酊大醉才开始作书,狂叫奔走,创作状态近于疯狂。③丹经:道书。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是全诗的总纲,诗人以酒破题,足见酒在张旭一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B.“皓首”句,写出了张旭对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和竭尽终生献身于书法的痴狂。 C.“太湖精”这一称呼体现出友人之间的融洽无间,也含有对张旭出神入化书法的赞美。 D.“瞪目”二句从多角度详细描述了张旭酒后的状态,因穷困潦倒而愤世嫉俗,以致自己不知道醉与醒。 6.张旭身上“豁达无所营”的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结合第5-10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 意 元好问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①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客中忆二女 高 启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注】①了了:了然,清楚。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两首诗的标题都明白如话,“客意”指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之感与思亲之情,“客中忆二女”指诗人在旅途中思念家中的一双女儿。 B.元诗首句手法独特,孤身一人,已甚孤寂,偏偏又是雪天客居他乡,一盏青灯相伴,孤枕难眠,用一“孤”字来渲染清冷、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C.元诗语言平易、朴素、明白晓畅,优美而不尚浮华;高诗语言明白如话,不用典故,力求通畅,亲切动人。元诗比高诗语言更“平实”。 D.高诗实写自己在客居他乡的长夜中,常常梦回家乡,想象着一双女儿依偎在母亲身旁,看着他们母亲为“我”缝制衣服。 8.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②心情。 (注)①刘辰翁(1233-1297),南宋词人。宋亡以后隐居于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以此终老。②《汉书·苏武传》记载:“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题为“春感”,然春景不多。从词中出现的物象,如“银花”“戏鼓”“月明”等推断,该词应是作者在元宵节有感而作。 B.春天给人以希望,但在作者的笔下,处于元军铁蹄

文档评论(0)

165****6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00430140001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