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眉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docVIP

晋南眉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项目代码: 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 传统戏剧 保护单位: 山西省临汾市眉户剧团 目 录 一、项目简介‥‥‥‥‥‥‥‥‥‥‥‥‥‥‥‥‥‥‥‥‥ 1 二、基本信息‥‥‥‥‥‥‥‥‥‥‥‥‥‥‥‥‥‥‥‥‥ 2 1、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2 三、项目说明‥‥‥‥‥‥‥‥‥‥‥‥‥‥‥‥‥‥‥‥‥ 4 1、分布区域‥‥‥‥‥‥‥‥‥‥‥‥‥‥‥‥‥‥‥‥ 4 2、历史渊源‥‥‥‥‥‥‥‥‥‥‥‥‥‥‥‥‥‥‥‥ 4 3、基本内容‥‥‥‥‥‥‥‥‥‥‥‥‥‥‥‥‥‥‥‥ 5 4、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6 5、传承谱系‥‥‥‥‥‥‥‥‥‥‥‥‥‥‥‥‥‥‥‥ 6 6、代表性传承人‥‥‥‥‥‥‥‥‥‥‥‥‥‥‥‥‥‥ 7 四、项目论证‥‥‥‥‥‥‥‥‥‥‥‥‥‥‥‥‥‥‥‥‥ 8 1、主要特征‥‥‥‥‥‥‥‥‥‥‥‥‥‥‥‥‥‥‥‥ 8 2、重要价值‥‥‥‥‥‥‥‥‥‥‥‥‥‥‥‥‥‥‥‥ 8 3、濒危状况‥‥‥‥‥‥‥‥‥‥‥‥‥‥‥‥‥‥‥‥ 9 五、项目管理‥‥‥‥‥‥‥‥‥‥‥‥‥‥‥‥‥‥‥‥‥ 10 1、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0 2、资金投入情况‥‥‥‥‥‥‥‥‥‥‥‥‥‥‥‥‥‥ 10 六、保护计划‥‥‥‥‥‥‥‥‥‥‥‥‥‥‥‥‥‥‥‥‥ 11 1、保护内容‥‥‥‥‥‥‥‥‥‥‥‥‥‥‥‥‥‥‥‥ 11 2、五年计划‥‥‥‥‥‥‥‥‥‥‥‥‥‥‥‥‥‥‥‥ 11 3、保障措施‥‥‥‥‥‥‥‥‥‥‥‥‥‥‥‥‥‥‥‥ 12 4、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 12 5、备注‥‥‥‥‥‥‥‥‥‥‥‥‥‥‥‥‥‥‥‥‥‥ 12 七、省级专家委员会论证意见‥‥‥‥‥‥‥‥‥‥‥‥‥‥ 13 参与项目论证专家名单‥‥‥‥‥‥‥‥‥‥‥‥‥‥‥ 14 八、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15 九、项目申报的其他资料‥‥‥‥‥‥‥‥‥‥‥‥‥‥‥‥ 16 十、证明材料‥‥‥‥‥‥‥‥‥‥‥‥‥‥‥‥‥‥‥‥ 21 十一、授权书‥‥‥‥‥‥‥‥‥‥‥‥‥‥‥‥‥‥‥‥‥ 22 十二、附申报电子文本(VCD) 十三、附申报录像片(DVD) PAGE PAGE 1 - 一、项目简介 眉户,原名“迷胡”,因其曲调委婉缠绵,悦耳动听,具有使人听之入迷的魅力而得名。晋南是眉户的主要流行区域之一。 早在明清时期,形成眉户的俗曲、小调就在山陕黄河两岸的民间广为流传。早期流行的〔绣荷包〕、〔银纽丝〕、〔哭五更〕等曲调加入丝弦伴奏后成为清曲坐唱,一人或多人奏唱。艺人以此谋生,并发展为单个只曲相连、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地摊说唱,加入社火表演后开辟了戏剧化的途径。清道光年间出现晋南解州段耀功与河南灵宝民间艺人组织的业余班社,演出剧目有《光棍哭妻》、《探情郎》、《问病》等十余出。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职业班社形成,先后出现新绛孙福盛班,夏县高世维班,蒲州董忠班,临晋斗斗班等,解州还有赵连城开设的眉户科班。 眉户登上舞台后剧目急剧增长,多是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它虽无梆子戏的大气,却灵活、精巧,生活气息浓郁。艺人的创造性发挥最终形成了眉户唱腔体系的“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发展中又吸收了蒲州梆子的锣鼓经,借鉴蒲州梆子的流水板、间板和滚白,在保持自身唱腔委婉悠扬的同时,弥补了不易表现慷慨激昂情绪之缺陷。 晋南眉户流传过程中形成两个艺术流派:南路以临猗为中心,小调运用较多,唱腔朴素大方,既重高亢明亮,又可低回婉转,演唱口语化,生活气息浓郁;北路以临汾为中心,大调使用较多,整个节奏略慢于南路,唱腔富于调式变化,旋律起伏跌宕,注重唱腔创新。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晋南眉户 属 地 山西省临汾市 保护单位 通讯地址 电 话 电子邮箱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晋南地处山西省西南部,东依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以韩信岭和晋中、吕梁接壤,南与河南以河为界。地理坐标为北纬35°23′—36°57′,东经110°22′—112°34′。境内有山地、黄土丘陵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有汾河等大小河流300余条。同蒲铁路和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侯西线、侯月线横穿东西。人口约800万。 晋南地处半干旱、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8.6℃—12.6℃,平均降水量542.1毫米,光照时数为2417-2714小时,是华北地区光能资源高值区,全年无霜期125-191天。晋南气候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