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缝合线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用缝合线第1页,共21页。 医用缝合线是一种用于伤口缝合、组织结扎和组织固定的无菌线。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其它的手段可替代医用缝合线的使用,如采用组织粘合剂、组织固定钳或组织固定钉等,但采用缝合线仍是外科大夫进行伤口闭合的主要手段。近三十年来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医用缝合线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材料。 缝合线的品种在不断增加,性能也在不断改进。第2页,共21页。古老的缝合 4000多年前,古老的南美人用大黑蚁将伤口边缘咬合在一起,随后拧断蚁身,将其下颚和头部留在伤口上,直到伤口愈合;古希腊时期的医生曾使用金属丝来缝合伤口;而东非部落的人们也曾使用动物肌腱来结扎血管……古埃及时代以后,则陆续出现了亚麻、皮革、棉线及其他植物纤维等缝合材料。 公元前1800年,埃及的亚历山大诞生肠线。“肠线”的真正提出是在公元前150年。19世纪末,出现经过灭菌处理,以羊或牛的小肠粘膜为原料的肠线。人类外科手术缝合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依赖于天然材质。第3页,共21页。现代的缝合 20实际50年代至今,随着外科手术的范围和难度不断增大,以及外科医生对缝合线的张力、操作性和吸收性的要求,外科缝合线逐渐进入人工成时期。其中分为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两种。 第4页,共21页。缝合线的性能要求理想的缝合线应能满足如下条件:(1)加快伤口的愈合,简化外科手术;(2)手感好,强度高,具有好的柔韧性、弹性、打结性及持结性;(3)不易纠缠医用橡皮手套,不应浪费时间而使手术繁琐;(4)其原料不应因接头的紧密结合而磨损;(5)伤口愈合,线从皮肤中抽出时无拉力,为接头的安全不需额外加长缝合线的长度;第5页,共21页。(6)缝合线不能断,且适应于皮肤的需要;(7)截面直径尽可能最小,使其在皮肤上只有较小的反应,甚至没有反应;(8)可预测的吸收性;(9)可忽略的毒性,耐消毒,易灭菌处理。 但目前要使一种缝合材料同时满足上述各种要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第6页,共21页。医用缝合线的分类第7页,共21页。非吸收缝合线 非吸收性天然材料缝合线主要包括丝线、棉线和亚麻线。其中棉线和亚麻线是由天然棉纤维及亚麻纤维制成。主要用于胃肠道手术,但现已很少使用。 丝线,是由蚕产生的连续蛋白细丝。即属于动物蛋白。优点: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打结安全性及较高的抗张力度。缺点:在组织内不吸收,感染后要长时间才能愈合;不能长期保持张力,所以不适用于大血管手术。第8页,共21页。 金属缝合线主要指由银、不锈钢或钽制成的粗细不等的单丝或编织缝线。 优点:拉力强度高,组织反应极小,在组织内不改变性能并易于消毒灭菌而不变质。 缺点:使用较费时间,需要精细的打结技术。目前,金属缝合线已不常用。第9页,共21页。天然可生物降解医用缝合线 常见的天然可降解缝合线主要有肠线、胶原线和甲壳素缝合线。 肠线最早应用于外科手术,其来源广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手术中应用最广,一般在体内7~10 d失去张力强度,60~70 d完全吸收。但存在组织反应大、酶分解吸收不完全、缝合打结困难、拉伸强度下降太快等缺点,且生产落后、污染环境。第10页,共21页。 胶原线可采用交联剂调节分子交联程度控制降解速度,具有较好的成纤性能、组织相容性、平滑性和力学性能,缝合结头较牢固,不易损伤肌体组织,还具有优良的血小板凝聚性能。但也存在加工性能差、有局部组织反应、强度和吸收速率易变化等问题。第11页,共21页。 甲壳素可吸收缝合线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普遍采用湿法纺丝 。日本尤尼吉卡公司拥有多项专利和产品 。甲壳素缝合线降解速度与所含双乙酰基数目有关,双乙酰基越多,降解速度越慢。 其具有许多独特优点,性能明显优于羊肠线 :人体耐受性良好;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强度、柔韧性适中,表面摩擦系数小,易于缝合、打结;吸收均匀、强度速率适中;可进行常规消毒、染色、防腐等处理;原料来源广泛、加工简便、易保存。但其降解机理复杂,降解速率不易控制,偶见组织反应,且纺丝工艺要求高。第12页,共21页。合成缝合线 非吸收性合成缝合线一般都是高分子聚合物。 常用的非吸收合成缝合线:尼龙线(由1.6一己二酰胺和己二酸凝聚成为聚缩己二醇组成)、涤纶线(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材料制成)、普罗纶线(由不饱和的丙烯高聚化而成)、聚乙烯线等。 优点:除具有金属缝合线的惰性优点外,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杨氏模量,维持强度的时间长,操作性能好 缺点:持结性较差,有时需要打5~6个重结第13页,共21页。合成可降解医用缝合线 近年来出现的合成可吸收缝合线克服了天然可吸收缝合线的缺点,在缝合线的研究及应用等主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与天然可吸收缝合线不同的是,合成可吸收缝合线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得它们在人体内是通过酸或碱的作用而完成降解的。用带

文档评论(0)

你今天真好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起学习交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