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二、总结、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威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此公欲来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五、随堂练习
1.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来评点。
3.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表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学设计:桃花源记精品获奖.docx
- 教学设计:桃花源记全国一等奖.docx
- 教学设计:桃花源记省赛一等奖.docx
- 教学设计:桃花源记同课异构.docx
- 教学设计:陶罐和铁罐.docx
- 教学设计:陶校长的演讲.docx
- 教学设计:特别的作业.docx
- 教学设计:特产.docx
- 教学设计:特产【市一等奖】.docx
- 教学设计:滕王阁序(全国一等奖).docx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8000.1-2025标准数字化 第1部分:通用指南.pdf
- GB/T 48000.1-2025标准数字化 第1部分:通用指南.pdf
- GB/T 32452-2025航天术语 空间环境.pdf
- 《GB/T 32452-2025航天术语 空间环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2452-2025航天术语 空间环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680.6-2025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 第6部分:场内应急组织与职能.pdf
- 《GB/T 17680.6-2025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 第6部分:场内应急组织与职能》.pdf
- GB/T 17680.6-2025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 第6部分:场内应急组织与职能.pdf
- GB/T 17680.8-2025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 第8部分:场内核应急预案与执行程序.pdf
- 《GB/T 17680.8-2025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 第8部分:场内核应急预案与执行程序》.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