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VIP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时间轴BC770——BC476BC1046-BC770楚王问鼎 春秋五霸 天子衰微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西周东周·春秋东周·战国BC475-BC256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战国七雄BC256-BC221秦一统秦灭六国1.政治的变动材料一:西周周幽王即位后,宠爱美女褒姒,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侯及犬戎,攻下了西周的首都镐京,仍立原太子宜臼为王,这就是周平王。平王东迁以后,周王朝在宗周镐京地区的土地大片丧失,这是王室所拥有的领土仅有六百多平方里。与地方数千里的诸侯大国相比,周王的力量只能相当于一个很小的诸侯了。——赵毅、赵轶峰著《中国古代史》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仿效,后生师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西汉?刘向《战国策书录》依据以上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7 依据以上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7北狄西戎中原东夷南蛮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比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华夏认同民族大融合在频繁交往和密切联系中,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华夏认同、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依据以上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7 走向统一的趋势 依据以上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71.政治的变动赵国赵武灵王改革燕国乐毅改革燕国齐国赵国魏国秦国韩国楚国齐国邹忌改革秦国商鞅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7 商鞅变法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旧的统治秩序已经无法维持。战争频繁,各国富国强兵,加强集权,提高统治效率,以求在兼并战争中获胜。变法已成必然!领 域主 要 内 容作 用政治经济社会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分封,行县制。冲击了贵族政治,加强君主权力;推动秦国小农经济发展;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土地私有制。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1.政治的变动变动的表现周王室衰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民族融合推动了华夏认同,统一趋势显现各国变法运动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经济的变动依据以上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动2.经济的变动高级能力: 试说说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领域变动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铁制农具、牛耕、水利工程如:这些现象的先后关系;哪个现象具有决定性因素?最能代表社会进步的是什么现象?井田制逐步瓦解、小农经济产生冶铁技术、分工细密大城市、货币流通、大商人3.思想的变动百家争鸣为什么会出现?经济01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政治02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国忙于变法,纷纷求贤文化03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兴起,平民受教育,士阶层崛起相同的社会问题:社会混乱,礼崩乐坏,政治重建3.思想的变动仁(道德品质);礼,(等级秩序);德,为政以德;有教无类世界观,道是万物本原;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道·老子儒·孔子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主张法治;主张变法改革仁政;人性本善;民贵君轻百家争鸣法·韩非儒·孟珂隆礼重法;人性恶;君舟民水;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墨翟儒·荀况面对相同的社会问题,各家各派为什么会提出不同的政治观点?3.思想的变动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思想解放运动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对后世文化学术产生极大的影响。课后小结动荡中宽松,变革中发展经济制度:土地公有(井田制)→土地私有政治格局:君主贵族等级分权→君主专制行政权力:宗法世袭→专职官僚 社会阶层:世袭→流动 文化学术:贵族→民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