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类课程。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学物理课程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课前带着问题自学,课中带着问题讨论分析,课后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完成作业,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导,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争学生将理论知识学通学活。教师在整堂课的授课过程中,通过几个案例,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教学中,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课后借助慕课、学习通、QQ群、邮件等多维平台,发布调查问卷、知识点练习、单元测试、课程考试、讨论习题等,教师通过对学生历史成绩查询、课前课后资源学习记录、随堂测验分析、互动交流统计等对学生课后练习进行针对性辅导,反馈服务教学过程,实现对学生发展的动态追踪。 二、典型案例 1.案例简介 本案例在第11章光学第8节衍射光栅的教学内容中引入;主要融入的思政元素为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 2.案例 光栅是一种具有纳米精度周期性微结构的精密光学元件,在光学上的最重要应用是作为分光器件,常被用于单色仪和光谱仪上之外,还在天文学、激光器、光通讯、信息存储、新能源等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在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光栅衍射的基本规律后,有机的融入相控阵雷达的工作原理,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使学生对知识在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有所启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增强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我国“空警—2000预警机”研制背景和研制历程,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a)知识目标:理解光栅衍射规律,能用光栅方程求解有关问题。(b)能力目标:会用光栅方程解决相关问题,会计算各级谱线的衍射角,了解光谱仪测量原理。 (c)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d)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使命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 (2)思政内容融入的思路和理念 通过光栅衍射方程:斜入射的光栅方程,得到可以通过改变入射光束间相差来改变衍射方向,进一步引入通过移相器改变相控阵雷达辐射单元间的相差,从而改变相控阵雷达波束在空间的扫描,以此带来的相较于机械扫描雷达的优势。介绍我国“空警—2000预警机”的研制发展历程和现状,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联系,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潮,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教学设计思路 (a)知识掌握:光栅是光学中重要的分光原件,通过讲授,使学生光栅的分光原理。在此可引入相控阵雷达原理和我国“空警—2000预警机”案例。 (b)知识应用:应用光栅方程求解各级谱线的衍射角,反之通过测量某级谱线的衍射角计算出谱线的波长。 (c)知识拓展: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是波动自然规律。在此把光栅衍射和相控阵雷达做类比,使学生获得把所学的基础理论融会贯通到各领域即可诞生新技术的启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报国的决心。 三、案例成效 通过理论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引入“空警—2000预警机”案例,不仅使学生多方面了解并掌握光栅衍射教学内容之外,又使学生获得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的启示,增强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决心。同时又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通过“课程思政”案例学习,使大学生的思想有所改变,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学生学习科学理论之后,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是一系统工程,其建设和改革必须继续探索、深化和完善,这就要在总结、借鉴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课程的特点,进而形成适合本门课程的完整教学体系。首先,需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对接。其次,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改革,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