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审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介?文化?审美 摘要:媒介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与媒介的结合变得越来越紧密。媒介化已经成为日常可感 的现实。媒介深度介入当下的日常生活,并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的生成、传播与传承。依托无处不在的媒介而四处散溢的 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形塑了人们的审美体验与自我呈现。 关键词:日常生活媒介文化审美 2017年,《数字化生存》20周年纪念版在中国推出,封底印着这样一句话——“20年前读《数字化生存》,觉得 是科幻书;现在读,觉得是历史书”。这可不是哪位学者的学术话语,而是普通中国读者真切的日常生活体验。 中国互联网开展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已达10.11亿,其中手机网民10.07亿。毫无疑问, 中国社会是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网民上网都在干些什么呢?报告提供了惊人的数据——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 看直播,8.12亿人网购,4.69亿人叫外卖,3.25亿人使用在线教育,2.39亿人使用在线医疗。这不正是尼葛洛庞帝20 多年前所预言的生活场景吗? ——“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借助于不断提升的网络普及率和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媒介技术,以及几乎成了人体器官一般存在的智能手机, 深度媒介化的时代已然来临。媒介不再外在于人这一主体,它几乎介入了我们的每一段时间和每一寸空间,政治、经济、 文化,工作、生活、娱乐,媒介魅影重重、无处不在。在技术的加持下,社会生活不断加速,“流动的现代性”[2]触手可 及。 深度媒介化必然“重写”社会交往,咫尺天涯或天涯咫尺的体验,既是真相亦是假相。尽管社交媒体无孔不入,但有 时候我们依然不知道网络的另一端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只狗,但我们已经不再纠结于那一端到底是什么确实切物证,我 们想要的只不过是某种社交体验。说不定一只萌宠带给我们的欢乐比人还多呢,何必苦苦追问? “从文化相对性的角度出 发,世界上并不存在脸书,脸书仅仅是区域性和独特性使用的集合体”[3],这话说得真好! 吃在媒介里、住在媒介里、行在媒介里、玩在媒介里、乐在媒介里……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当然会激发异于以往 的文化生产与文化体验。媒介化的日常生活,媒介化的文化实践,每一刻都在流动着甚至奔涌着,而我们却习焉不察, 这就是时下我们身处的“文化现场工 “美”这个字根在媒介化时代获得了高频组构,“美美哒”“美爆了”不只是一种美的评价,它更是媒介化时代无处不在 的审美表达。自拍、美颜、提供成了网民们的日常生活审美行动。A4纸的腰、流瀑般的发、桃花般的瞳不再是美的狂 想,而是社交媒体提供的显规那么。无美颜那么无提供,媒介化时代的审美表达,让戈夫曼的追随者们大可气定神闲地守株 待兔,互联网世界满是拟剧理论的田野个案。 王国维先生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4],不妨套用演绎一下——一代有一代之媒介、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有一代 之审美,仿佛有粘贴复制之嫌,但仔细想想,其实颇为恰切。在深度媒介化时代,媒介、文化、审美三者勾连、缠绕、 互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深度溢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媒介与日常生活 在汉字的起源中,肯定找不到“媒”“介”两个汉字亲密地组合在一块的。《说文》言:“媒即谋也,谋合二姓者也”, 这“媒”说的可是一段姻缘缔结的前奏。“介”是象形字,拟象于一个穿铠甲的人,“从八从人,人各有介”。毫无疑问,作为 现代语用的“媒介”,还得从西文中去找源头。而且,雷蒙?威廉斯早就把这考据的事做好了:英文的media可溯源至拉丁 文的medium一词,意指中间。⑸中间! “谋合二姓者”,不就是中间者吗?看来,不管汉字的“媒”,还是拉丁文的medium, 强调的皆是“中介”。 “中介”不仅是“媒介”的原初意义源起,更是“媒介”一词的人类学证据。从人类这个物种在地球上诞生之日起,“媒介” 就是人类生存的支撑物。钻木取火、营巢而居、结网捕鱼,钻木、营巢、结网就是先民们日常生活的“媒介实践工人类 交往同样如此,鸿雁传书、秉烛夜谈、把酒临风、抚琴而歌,这雁、烛、酒、琴就是代代相传的社交媒介。不管是具身 在场的交往,还是离身脱域的交往,因“媒”而交,古今皆然。“早在脸书出现之前,每个个体都是真正的社交^站”⑹, 人类学家的媒介观显然要老实得多,在他们的眼里,可能并没有什么媒介神话。 现代传媒业诞生之后演绎的媒介神话,只不过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建构而已。媒介神话的创造者和维护者都极力地 给人类媒介的集大成者——群众传媒赋魅。群众传媒仿如天启般的存在,而芸芸众生皆是等待启蔽的木头人。当然,现 代传媒业的媒介神话依然脱不开“中间物”这一古老意涵,只不过是从原初的、带有自然朴素色彩的中间物,变成了技术 驱动催生的中间物(如声音、视觉、印刷媒介),然后变成制度建构的中间物(即传媒机构及行业)。其实,基于技术 与机构的“媒介”这一特

文档评论(0)

贤阅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在线教育信息咨询,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在线期刊论文指导

认证主体成都贤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8KRKR6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