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机器视觉行业之凌云光研究报告.docx

2022年机器视觉行业之凌云光研究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机器视觉行业之凌云光研究报告 一、凌云光:致力于“为机器植入眼睛与大脑” 1.1 公司发展分为三阶段,以机器视觉为核心向更广应用下游拓展 公司以光技术创新为基础,围绕机器视觉与光纤光学开展业务,致力于成为视觉人工智能与光电信息领域 的全球领导者。公司发展脉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2002 年至 2006 年为公司起步阶段:公司于 2002 年成立,成立初期即前瞻性提出“为机器植入眼睛和 大脑”的使命。公司首先在印钞行业开展自主研发,将机器视觉技术和人民币印刷质量检测工艺紧密结合,开 发了人民币凹印在线检测系统等技术,提高了人民币印刷质量;与此同时,公司自研了光电行业光放大器等系 列产品,并于 2006 年收购上海天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积极拓展光电行业。 2)2007 年至 2015 年为产品拓展阶段:公司开发出通用视觉 AOI 检测产品平台等一系列可配置视觉系统和 智能视觉设备产品,并自主研发了工业相机、光源等核心器件,在印刷包装、新型显示、消费电子及智慧交通 等行业广泛应用,公司完成了从项目型视觉系统开发商到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专业厂商的转型;在 光通信领域,公司逐步从以光器件为主,发展至光器件与仪器仪表两大类产品,光通信自主业务也阶段性快速 发展,公司逐渐成为国内光电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光接入网系统设备制造商。 3)2016 年至今为融合发展和客户拓展阶段:2016 年公司扩展了自动化能力,形成了融合视觉检测和自动 处理能力的智能化产品,推出了大量智能视觉检测和量测设备;同时公司着力拓展核心客户,并于 2016 年成为 苹果公司的优选机器视觉供应商,开始批量提供可配置视觉系统;在光通信领域,公司光电光接入网业务战略 收缩,以确保机器视觉业务和投入和发展。 2022 年 7 月 6 日公司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 1035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并拟投入募集资金 15 亿 元用于工业人工智能太湖产业基地、工业人工智能算法与软件平台研发项目、先进光学与计算成像研发项目和 科技与发展储备资金。募投项目将一进步助力公司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2 多员工持股平台实现利益绑定,主要高管研发能力强行业经验丰富 公司股权集中于创始人及其配偶,设立多个员工持股平台实现核心成员利益绑定。截至 2022 年 7 月 1 日, 公司创始人姚毅及其配偶杨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二者合计持有公司 62.16%股权,持股比例较高。公司设立宁 波凌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宁波凌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宁波凌视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宁波凌城管理咨询合伙 企业四个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公司 6.16%股权,穿透来看,其主要持股人员为公司董事长、CTO、BU 总经 理、行业总监等核心技术人员。此外,公司有多位高管直接持有公司股权,公司第五、六、七大股东分别为公 司副董事长、监事会主席、总经理助理。通过员工直接与间接持股,有效实现公司利益与核心人员利益的绑定。 公司创始人学术背景优异,主要高管均具备较强研发能力,其中姚毅、杨艺、赵严等人作为公司董事兼为 核心技术人员。董事长姚毅为技术出身,获得北方交通大学通信信号与系统专业博士学位,1997 年 7 月至 2002 年 8 月,任北京凌云光通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之后深耕公司 20 余年,行业经验丰富,在机器视觉和 光通信领域完成多个大型项目;董事杨艺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工程物理专业,并参与促成公司与清华大 学多项研发合作包括“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装置”、“新一代立体视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项目,并获 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董事赵严拥有 16 年研发工作经验,深耕机器视觉领域, 主持或参与项目获国家一级学会科技奖 3 项。 1.3 机器视觉板块提升拉动收入加速成长,费用率较高但整体波动下行 1.3.1 收入端维持 20%复合成长,利润端受业务拓展影响波动上行 受益于产品品类及核心客户的拓展,2018-2021 年公司收入维持快速成长。公司营业收入由 2018 年 14.1 亿 元增长至 2021 年 24.4 亿元,三年 CAGR 为 20.1%,其中 2021 年营收同比增长 38.7%,2021 年收入端增长较快 的原因是公司拓展机器视觉领域鸿海精密、光通信领域罗马尼亚 RCSRDS 等核心客户。同期,公司归母净利 润由 0.6 亿元提升至 1.7 亿元,三年 CAGR 为 45.9%,其中 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0.3%,增速弱于 收入,主要原因是毛利较低的代理产品收入显著增长。未来公司继续加强机器视觉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 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预计毛利率将有所回升。 随着行业下游机器视觉产品渗透率持续提

文档评论(0)

小鱼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