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构造区圆形隧道抗突体最小安全厚度解析解.docx

富水构造区圆形隧道抗突体最小安全厚度解析解.docx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突水是岩溶区隧道工程常见的一种灾害类型,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1]。岩溶隧道突水的地质条件和成因机制复杂。隧道掘进揭穿岩溶含水层发生突水时往往伴生突泥、塌方,危及施工安全,甚至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突变而发生不可逆的水环境灾变[2]。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地层分布广,岩溶隧道地下水灾害问题突出,对隧道建设安全不利。 隧道掘进前方存在富水溶腔这类含水层时,隧道掌子面与溶腔之间的抗突水岩体(抗突体)在突水发生前会经历稳定—劣化—破坏3个阶段[3]。预留足够厚度的抗突体来抵抗富水溶腔内的水压,成为避免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基本保障。 国内外学者对岩溶隧道突水的抗突体最小安全厚度开展了较多研究。理论分析方面,

文档评论(0)

罗伯特之技术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畅游技术蓝海,八大领域技术领先解读!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