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词义理解的策略探究.docxVIP

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词义理解的策略探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词义理解的策略探究   摘要:理解关键词表达情意的作用是理解能力的核心基础,是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之一,是古诗文独有的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的特殊要求。小学古诗文教学通过溯源词本义、探求引申义、掌握通假义、辨析古今义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准确地理解词义,以提高教师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量的文言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词义理解;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9-06-04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3-0031-02   准确理解词义,是读懂文意的前提。尤其,掌握古诗文中的实词、虚词、语法结构等知识,是激活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基础。当然,理解词义并不意味着要“字字串讲,字字落实”。运用有效策略,抓住关键词,理解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是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突破口。   一、追根溯源,理解词本义   根据《说文解字叙》的记载,古人造字,因义构形,又据形表意,这说明汉字的字形结构与词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借助字形结构,成为认识词本义的一种有效途径。   词是阅读的基础,在古诗文中大多用词本义,对词本义的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古诗文的基础。例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走”的金文形状,上部是摆动双臂,迈开双脚向前奔跑的人形,下部的“止”(脚)进一步显示了奔跑的动作,准确地诠释了“走”的意思是奔跑。那么“急走”就是快速奔跑的意思。因此,一个“走”字,就将儿童快速奔跑着追逐黄蝶的形象和天真活泼的神态刻画得生动形象。利用汉字表意的特点,以具有绘形特征的字源体来解析词义,直观而形象,让字形和字义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的本义,进而更准确地把握诗中的“儿童”形象。   明确词本义,使古诗文阅读教学简单明了,推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提高了小学生阅读水平,从而奠定良好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执教古诗《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时,“宵”和“霄”是形近字,学生容易混淆。实则两字都是形声字,“宵”字的宝盖头表房屋意,“今宵”就是今晚的意思。而“霄”的雨字头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指天空降雨的意思,与天空有关,“碧霄”就是青天的意思。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追溯词本义,辅之以字源图形来讲解,形象而直观,学生就会听得有滋有味,并能在有意识记的基础上,很好地辨析二字在形义上的区别,更好地理解“七夕今宵看碧霄”的句意,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在这浩瀚青天的美好意境中徐徐展开,引人入胜,唤起读者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溯源词本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无味的词义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了画面感和意境美。这正是阅读教学中抓住关键词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的具体体现。   二、推导联想,探求引申义   古诗文中的词大多用本义,但也有不少涉及引申义的用法。汉字字形凸显词本义,词本义衍生出一系列引申义。如果把词的本义比作根须,那么引申义就是枝叶。汉字的字形、本义、引申义三者之间互为关联,存在紧密的联系和内在逻辑。   与本义相比较而言,引申义在意义和读音上都可能产生变化。掌握了本义之后,学生由根本入手,展开相关的推导联想,就可以以简驭繁,有效理解词义。比如“页”在甲骨文中的字形,上面是人头,下面是人,本义是人头,读“xié”。因此很多从“页”的字都与头有关,如“顶、额、颊、颜、颔、颈、题”等,前面六个词在理解上毋庸置疑,而“题”指题目的意思,和页有什么关系呢?推导联想可得,头在人体的上部,题目在文章的前部,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联系。   透过汉字的本义和字形,理解它的引申义,也是理解词义的方法之一。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中“绝”字的金文为会意字,像刀断两束丝之形。小篆改为一丝一刀,“卪”(跪坐着的人),表示人用刀断丝。后来,规范简化为“绝”。本义是把束丝截断,如“不绝如缕”,引申泛指隔断,切断。“伯牙绝弦”中的“绝”,即断绝。伯牙伤心欲绝,他觉得世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摔碎了琴,终身不再弹琴。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古诗文中常有一词多义的现象,实际上指的就是它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不同的引申义。如果教师能把它们归纳起来教学,就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更好地辨析词义,更准确地理解古诗文本。例如,教学《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时,理解“善”的词义,可以通过回顾《伯牙绝弦》,联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哉,峨峨兮若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