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分析
摘要:研究与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了个人体征因素、经济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并提出了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社会支持
关键词: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支持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破解问题研究”(编号:2015sjd806)
中图分类号:f323.6;f299.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9.02.047
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如今,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与贡献是巨大的,他们更渴望能够融入城市。但农民工当前融入城市还缺乏社会支持,使他们在融入城市生活上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得不到解决,有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给予情感、就业、政策等各方面的社会支持,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有力的保障。
1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
1.1个体特征因素
个体特征包括了:性别、年龄。由性别进行分析,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的冒險精神更加显著,可以克服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工作机会将会更多,能够在城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打拼事业。最后可以顺利地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从年龄进行分析,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第二代农民工更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年轻、有活力,接受能力非常强,喜欢新鲜事物,因此,第二代农民工大部分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城市生活。
1.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家乡经济状况、月均收入以及住房情况。通过调查可知,家乡经济发达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非常少,相反,只有家乡经济不发达的,农民工更希望通过发达的城市实现自我的发展,并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愿望。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越高,生活条件越好,生活压力越小,他们就越可能被市民化。有相关研究证明,能够吸引农民工进城的,最大的原因是城市的高收入水平;住房情况是影响农民工在城市发展最直接的因素,在城市中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就可以使农民工有强烈的归属感,并促进他们市民化。
1.3人力资本因素
教育程度、工龄以及是否接受过培训也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对于大部分农民工来说,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都接受过九年的义务教育,还有一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教育水平越高,代表其自身拥有的知识就越多,掌握的技能越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将更大,并且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因此也容易从农民工转化为市民。接受过培训的,掌握专业的技术后,他们也能在城市中获得一份高收入及稳定的工作,更倾向市民化。而在城市工作时间越久的农民工,他们已完全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对家乡渐渐疏远,因此也就不愿意离开城市,并转化为市民。
1.4社会支持因素
就业保障以及城市人际关系,也能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由家乡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他们是弱势群体,城市的社会保障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他们生活与工作的保障。农民工享受的社会保障,对他们融入城市有正向作用,健全的社会保障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向城市市民的身份转变。另一方面,城市人际交往情况同样也可以体现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度。农民工在城市中与市民交往越多,代表其的社会资源越多,能够有利于他们由心理转化为城市市民。
2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支持体系
2.1完善社会情感支持体系
一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挖掘共青团的服务作用。被称之为无产阶级青年组织的共青团,其具有政治方面、组织方面以及活动方面的优势,可以在农民工聚集区,将农民工吸引入至共青团中,为农民工与地方政府建立交流通道;二是利用工会来开展社会服务。相关数据显示,有84%的农民工认为,有必要建立工会等组织,以此来保障他们的基础权益。不过,事实上,传统工会缺乏足够的资金,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因政府的过度干涉,无法更好地从农民工的角度解决问题,因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在此背景下,政府在行政方面应适当减少干预,增加资金的投入,为工会的建设打下基础。地方政府将推进工会建设纳入重点工作之中,从而发挥经会组织的作用,以此来为农民工提供公平的政治参与权、教育权、社会保障仅以及话语表达仅;三是引导与支持农民工公益组织的建立。对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仅通过政府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依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基于此,地方政府可以发挥主导作用,构建以维权、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