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熟读课文
目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熟读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结构。
标 品味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特点。
导 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航
知识助读?细梳理
助读资料
1.文题解读
用《狼》做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主要内容。
2.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试皆第一而闻名乡里。后来却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会。代表作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3.知识链接
《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故事来源广泛,有作者的见闻,有过去的题材,有民间的传说,有作者的想象虚构。作者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其爱憎情感和美好理想。《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松龄故居题联,赞其创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基础知识
1.一词多义
止有剩骨(副词,仅,只)
止
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这里是攻击
敌 的意思)
盖以诱敌(名词,敌人,这里指屠户)
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前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意暇甚(名词,这里指神情、态度)
意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打算,企图)
投以骨(介词,把)
以 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来)
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狼)
场主积薪其中(代词,指麦场)
其 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柴草堆)
其一犬坐于前(代词,指狼,可译为“其中”)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代词,指屠户)
屠乃奔倚其下(副词,于是,就)
乃
乃悟前狼假寐(副词,才)
久之(助词,补充音节,无实叉)
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2.词类活用
(1)恐前后受其敌(名词用作动词,敌对,这里是攻击的意思)
(2)狼不敢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3)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作动词,挖洞)
(4)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3.古今异义
(1)盖以诱敌(古义: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今义:由上而下地遮掩,蒙上) !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义:几何学,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3)止增笑耳(古义: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4.特殊句式
(1)倒装句
投以骨(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骨投”)
(2)省略句
顾野有麦场(句首省略主语“屠户”)
课文研析?精解读
文本解读
原文 eq \o\ac(○,译)注
文句 eq \o\ac(○,解)读
1第①段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一个屠户卖完肉,在回家的路上被两只狼紧追不舍的情景。简单几笔,写出了屠户处境的危险,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扣人心弦,为后文做铺垫。
2体会“止”“从”的表达效果。
一“止”一“从”,写出了狼贪婪、狡诈的本性。
3“复投”体现了屠户怎样的心理?
体现了屠户抱有侥幸心理,对狼一再妥协退让。[考点:分析人物心理]
4骨头扔完了,两只狼却“并驱如故”,屠户的迁就策略失败,他没有了可以引开狼的东西,处境更加危险。情节引人入胜。
5“大窘”写出了屠户危险的处境。屠户在危
急关头,考虑如何防止“前后受其敌”,转退
为守。
6“顾”“奔倚”“弛”“持”,这一系列的动作,写出屠户当机立断,迅速占领有利地势,说明屠户已经认识到狼贪婪凶残的本性,做好了与狼搏斗的准备。
7“狼不敢前”说明屠户采取的措施是正确
的,这是敢于斗争的初步成果。
8在紧张的气氛中,两只狼的反常行为让屠户捉摸不透,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屠户虽不明白狼的用意,但抓住机会,趁机“暴起”,果断出击,杀了那只“意暇甚”的狼,屠户的做法表现了他的随机应变和勇敢机智。
10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这句话一方面体现了屠户具有较高的警惕性,另一方面表现了狼的狡诈。
11屠户没有松懈,由防卫到勇敢出击,连毙两狼,痛快淋漓。
12这句话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说明屠户明白了前面的狼假装睡觉的原因。作用是照应前文,解释了之前两只狼的反常举动。
13最后这段议论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考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2021年单元测试卷(21).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021年单元测试卷(10).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021年单元测试卷(5).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21年单元测试卷(29).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第1课+鸦片战争》2022年真题同步卷.doc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开学历史试卷.doc
-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七十九中八年级(上)开学历史试卷.doc
-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人大附中八年级(上)期末历史复习试卷.doc
- 2021-2022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学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oc
-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oc
- 第五单元 第十六课 猫-【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 动物笑谈-【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五单元 写作-【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济南的冬天-【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第三课 雨的四季-【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第四课 古代诗歌四首-【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春-【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弘益中学七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doc
-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