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的前世今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胶东半岛的前世今生   海岱齐鲁,齐文化和鲁文化构成了山东文化图谱的两种底色。齐重商,鲁重文,管仲与孔孟成为了今日山东儒商的道统所在。   通常意义上讲,齐文化的中心在淄博,但一种文化的构成永远复杂多元,稷下学宫在临淄,鱼盐之利又在滨海,鲁中鲁北与胶东的历史进程有着截然不同的路径。   从莱夷部落到泱泱大齐,从胶东郡到登莱府,这片古代的荒蛮海岸历经两千多年的变迁,成为了山东经济的大湾区。   从莱夷到胶东   何为胶东?“胶莱河以东,是为胶东。”这可能是现在被接受范围最广的一个定義。《辞海》关于“胶东半岛”的词条解释也与之大同小异:“(胶东半岛)是指中国山东省胶莱(河)谷地以东,东、南、北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区。”   但是,由于在此定义中担任地理标志物的胶莱河“名气过小”,非但外地人对“胶东”一词不明所以,就连“胶东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烟台和威海肯定属于胶东的,青岛一些地方应该也算是,再具体的就不清楚了。”这是烟台市民迟华对胶东区域范围的直观感受。   “地理概念范围和行政区划范围的不一致,是造成目前‘胶东’定义模糊的重要因素。”胶东文化研究专家陈爱强介绍说。   在历史上,管理胶东地区的行政区并不单单以地理概念上的胶莱河为界,且有时仅为一个机构,有时则有数个平行单位。1913年,民国北京政府以前清的登、青、莱三州区域为基础,划定成立“胶东道”,东至文登、荣成,西抵临淄、寿光,南达诸城、日照,北至黄县、蓬莱,辖内共26县,当时范围广阔,甚至包括了现在淄博市的一部分,远超出了胶莱河的界限。   根据胶东文化专家刘凤鸣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由原莱阳专区和省辖烟台市合并成立的烟台地区,在区划范围上与“胶莱河以东”的地理概念相对最为接近。不过,之后即墨、莱西等地划入青岛,威海也单独建立地级市,“胶东”地理概念和行政区划范围的不一致又表现得十分明显。   目前,根据山东省2009年出台的《关于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意见》,其对胶东半岛的界定则是:“主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   这是行政意义上的胶东,而文化意义上的胶东,通常意义上则是指以胶辽官话为母语,文化习俗也趋于一致的地区,包括青岛、烟台、威海全部。   如今看来,胶东的经济重心在青岛,不过其文化起源则要追溯到烟台附近的古莱夷部落。   莱夷最早载《尚书·禹贡》,是对胶东东北部原始部落的统称。大概在商朝某个时期,莱夷建了莱子国。莱国疆域有说西到今潍坊(昌乐临朐)的,有说今蓬黄掖(包括平度)的,有说胶莱河以东包括整个胶东半岛的。   “莱”字从草,“来”的甲骨文字形像个“麦穗”,代指“小麦”。《诗经·周颂·思文》有“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来牟”即小麦和大麦的意思。诗的大意是你把麦种赐予我们,这是上天的恩赐。   “来”加“艹”成“莱”,形成“长满杂草的野地”意,指荒废不用的土地。上古莱地多荒芜之地,唐代颜师古注:“莱夷,三面濒海,皆为斥卤(盐碱地),五谷不生,适为放牧。”后来族人从外地引入小麦(即“来”),开坎荒地,水灌斥卤,使莱地农业得以发展。胶州赵家庄遗址发现炭化麦种,为小麦根植莱地的历史提供了证明。   史籍中有明确记载的胶东古国,叫莱子国。莱国国都位于龙口市莱山北麓,黄水河冲积平原。它有内外两道城垣,外城依山而建,内城坐落在河流盆地。古城周围密集分布着许多贵族墓地,出土铭文青铜器证明这里是当时胶东最强大的莱子国。   据历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等多数学者考证,莱国古都在龙口莱山北麓“归城”遗址(2006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城”地理位置优越,南依广袤丘陵山区,北临辽阔平原,直达浩瀚渤海,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据“归城”遗址发掘文物考证和先秦典籍记载,莱国经济文化相当发达,植柞养蚕历史悠久,当时柞蚕丝唯莱国出产;海水制盐技术先进,齐桓公时,管仲改革,把“通齐国鱼盐于东莱”作为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一项改革措施,足见莱国丰富鱼盐资源在对齐国和其他诸侯国经济交流中占有重要位置。除青铜器铸造外,采矿冶铁业也很发达。据《叔夷钟》铭文记载,齐灵公灭莱后,因叔夷作战有功,一次就赏其4000多名冶铁工人,可见莱国采矿规模之大、冶铁业之发达。   尽管莱国经济文化繁荣,但终不敌经过姜太公励精图治和管仲改革后日趋强大的齐国,《史记·齐世家》记载:“公元前567年(齐灵公十五年),齐国灭莱国。”清朝宣统《山东通志卷二十·封建》根据《左传》记载:“春秋(鲁)襄公六年,齐晏弱围莱,莱共公浮柔奔棠(今平度境内)。棠,莱邑,晏弱围棠灭之。迁莱于郳(今滕州境内)。高厚、崔抒定其田。”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