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固定治疗急性足踝部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docxVIP

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固定治疗急性足踝部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固定治疗急性足踝部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外固定辅助治疗急性足踝部骨折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足踝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抬高患肢、消肿药物应用及冰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涂擦与足踝部支具外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第1d、3d、5d患肢的肿胀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d、3d、5d的肢体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外固定可有效缓解急性足踝部骨折患者肢体的肿胀程度,缩短消肿时间。   【关键词】中药涂擦;支具外固定;急性足踝部骨折;肢体肿胀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建筑工程的逐渐增多,创伤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足踝部皮肤软组织覆盖薄弱,且接近地面作用于足踝部的外伤暴力无法得到缓冲,易发生骨折。足踝部较髋、膝关节承载人体更大的负重,骨折后影响正常的站立及行走,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创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及机体的炎症反应,释放炎性因子,引起静脉通透性增加,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等从静脉渗出,导致肢体肿胀。足踝部骨折局部肿胀严重,易出现张力性水泡[1],是影响早期手术、增加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的消肿干预措施,减轻肿胀,最大限度缩短消肿的时间,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是骨科医护人员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中药涂擦作为一项中医治疗措施,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联合足踝部支具外固定在不影响髋、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情况下减少了骨折端的微动,可有效避免骨折部位血管的二次损伤,有利于肿胀的缓解,同时也可减轻局部疼痛,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风险。我科采用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外固定辅助治疗急性足踝部骨折肢体肿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足踝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14~68岁,平均(37.2±5.3)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砸伤18例、车祸伤16例,强力扭伤5例;受伤部位:跟骨骨折22例、胫骨远端骨折15例、距骨骨折11例、跖骨骨折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损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有明确的外伤史,且经x线片、ct等影像检查确诊骨折患者。(2)受伤后2~8h内入院就诊,均需手术治疗者。(3)患者皮肤软组织完整,均为闭合性骨折,且为单侧肢体受伤。(4)患者入院前未接受其它治疗者。排除标准:(1)患者有糖尿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其它疾病者。(2)病理性骨折者。(3)皮肤破损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4)有红花、当归等中药及酒精等过敏者。(5)孕妇或哺乳期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入院宣教,抬高患侧肢体,并置于功能位,给予甘露醇、七叶皂苷钠等消肿药物,受伤24小时内配合局部冰敷,4次/日、30分钟/次;根据骨折情况指导患肢有效的功能锻炼,2次/日、15分钟/次(以患者耐受为度)。若局部皮肤出现张力性水泡及时用注射器抽吸减张。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涂擦辅助足踝部支具外固定。中药涂擦的药物为红花、当归、赤芍、乳香、冰片组成,加入适量纯净水后与等量95%的酒精混合,静置14d后取上层药汁,将棉球侵泡后即可涂于患处,每天涂擦2次。支具使用我院支具室统一订制的足托,近端位于小腿中上段、远端超过足趾约1cm,支具内侧衬有海绵衬垫、防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配有4条可调节式自粘带以调节松紧度。支具固定后亦可指导患肢髋、膝关节屈伸锻炼及直腿抬高等功能锻炼。涂药时将支具去掉,待药液完全吸收后重新支具固定稳妥。   1.3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双下肢的周径。参照王玉龙等[2]的标准,以内踝上2cm处绕踝一周为测量点,于每天中药涂擦后测量双侧内踝上2cm周径(2次/日)。入院时由当班护士为患者测量并记录双踝部周径,第1d、3d、5d由同一位责任护士测量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   差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a为患侧内踝上2cm周径均值,b为患侧与健侧差值的均值。   3讨论   肿胀是骨折部位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般在伤后24~72h是肿胀的高峰期[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