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当代诗歌的“突破口”
王钻清的长诗《未来启示录》定义了“大时空诗”(或称“科幻诗”)。该长诗用“未来之眼”透视“远方的门”和“时空之门”,将科学主义和未来学等人文精神融入幻性又理性、诗性又人性的诗中,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世道人心和批判抽象现实,并且诗意地、科幻地、自由地入门未知的大自然。王钻清在诗歌写作中,有着开阔的诗歌艺术境界和宏伟的写作抱负。王钻清是一个博览群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学养的性情诗人。在诗歌写作中,他常常将目光转到整个的人类和古老的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密切关乎人类命运和心灵的哲学思考,我们在阅读王钻清的诗歌时,才能够深深地感受到那种与众不同,直击人心,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在诗学观上,王钻清的诗歌继承的是中国优良的诗歌美学传统和艺术传统,即便是在书写宇宙和太空时,呈现出的也是将中国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融为一炉的艺术之美,以及对于人类命运和未来的思考。
王先霈先生在谈到中国古代诗学时说:“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讲到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其中之一是‘重了悟而不重论证’,‘体验久久,忽有所悟,以前许多疑难涣然消释,日常的经验乃得到贯通,如此即是有所得。’他又讲到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有六点,其中两点分别是体道和体物,‘直接的体会宇宙根本之道’。杜维明先生认为,体验是‘直接证会天地万物的最后真实,也就是对本体自身的体会’,这种体验不能成为一般所谓的科学知识,‘但却和人文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的确,道德实践,宗教体验和艺术鉴赏之知都和自知之明的体结上了血缘’。体验论证在中国哲学和中国诗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懂体验论,就无法懂得中国古代诗学的特色和精髓。”在我看来,这种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诗学理论的深刻阐述,无疑成为了我们打开王钻清“大时空诗”的一把关键的钥匙。也就是说,王钻清的诗歌写作是建立在深厚的学养和传统文化滋养基础之上,殚精竭虑的深层思考和艺术书写,它一目了然地将王钻清与当下那种急于求成,毫无诗学和艺术根基的浮躁写作拉开了一道天然的鸿沟。
在人类诗歌写作的历史上,寻找和追问,一直是中西方诗歌中重要的写作母题。比如西方的英雄史诗,就是为了寻找人间上帝,即那些拯救本民族的英雄。有学者指出:“英雄史诗是荷马、维吉尔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早期的表现氏族社会末期蛮族部落的生活,歌颂的多为部落贵族的英雄。”又比如屈原的《天问》,东汉著名文学家、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旻旻,仰天叹息。”《天问》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绚丽之花,是屈原对人生和历史的深沉思索和生命追问。诗人上问天下问地,问人类的历史,诗中展现的是一个个由远及近的历史镜头和众多传说,以及神话故事。诗人的这篇旷世佳作,在想象力和形式的奇特,乃至语言的艺术性方面,都堪称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瑰宝。
王钻清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可说是深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此中三昧。在其诗集《未来启示录》的开篇(《一个强大而智慧的存在》),王钻清就像当年的屈原發出“天问”一样,对西方和东方世界的神殿、帝王、神发出了石破天惊的追问:
一颗心在神殿的大柱厅攀附神灵
整石凿成的大柱列阵于心地
石柱从心底举手托福擎天
可大柱群构筑的回廊阴影不散
有帝王的阴魂在空气中浪荡
是谁化身太阳神在柱顶飘移
是谁化身土地神随心门斜立
是谁为神而战嵌入褪色的画壁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王钻清在进行追问时,直接关注的是我们人类的生存和人性,以至创世的存在。他的诗歌上至天空、宇宙下至大地和海洋,其开阔的思维和宏大的想象空间,在当代诗坛上可说是独树一帜,极具辨识度的。但无论怎样海阔天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王钻清的“大时空诗”,都始终能够巧妙地处理好诗歌写作的宏大与细微的关系。其最终的落脚点,依然要回到人类的生存现状和对时间未来的思考。
事实上,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从古至今,就有无数哲人进行过痛苦的思考,对于欲壑难填的人性之恶,及其所造成的巨大恶果,王钻清则在诗歌中对此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正因如此,王钻清的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横向的简单的东西方比较,而且是在不断向着历史的更深之处进行着纵深的掘进:
垂注人类整个历史的古木倒下了
二千多个年轮一圈圈伤心而死
有灵的万物也被人类的贪欲劫杀
更有淘金者的阴谋和旅行者的险恶向最后的净土袭来
一向平等的众生在这里也开始疲于逃命
对于现代科技发展,王钻清以诗意的表达来诠释了一个诗人对于有关人类登月的深切感悟:“所有登月行动告诉我们/身为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