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鉴别及防治措施.docxVIP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鉴别及防治措施.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鉴别及防治措施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鉴别及防治措施   摘要:鸭传染性浆膜炎也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新鸭病、鸭疫综合症和鸭败血病,是由于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而发生的一种高致病性传染病,主要是禽类易感,如雏鸭、雏鹅以及雏火鸡等,其中1~8周龄(特别2~3周龄)的雏禽更为常见。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感染率能够超过90%,不易彻底消除而持续发生,会导致不同批次雏禽出现发病,给养禽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类症鉴别;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1-0112-02   1流行病学   1.1病原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引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菌,其为巴氏杆菌科、里默氏杆菌属,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具有荚膜,不会形成芽孢,无法运动。菌体往往单个、成对或者呈短链状排列,大小为(0.2~0.4)μm×(1.0~5.0)μm,瑞氏染色可见明显的两极浓染。鸭疫里默氏杆菌具有多种血清型,现在国际上已经确定的有21个,我国常见的有13个血清型,且不同血清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反应。   该菌具有较弱的抵抗力,如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在室温条件下大部分菌株能够生存3~4天;接种于肉汤培养物中,在4℃条件下能够生存2~3周;但在55℃的温度下,经过12~16h就会完全失活。   1.2易感动物   通常是1~8周龄的鸭容易感染发病,其中3周龄左右的雏鸭更易感染。该病主要在肉鸭养殖场中流行,有时种鸭的育雏期也能够发生。   1.3传播途径   雏鸭主要通过呼吸道或者皮肤伤口感染发病,尤其是地面育雏时还会由于垫料比较粗硬、过于潮湿损伤雏鸭脚掌而感染发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污染病菌的空气,还可经由蛋传播,有时甚至可能造成远距离传播。   1.4发病特点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由于冬春季节的气候寒冷和条件较差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发病。另外,如果夏秋季节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也会出现发病,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鸭群感染发病后的病死率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当地疫病流行的轻重程度以及是否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决定。病死率低时可低于10%,高时能够达到30%,有时甚至会达到大约70%。一般来说,鸭群饲养密度过大、鸭场环境卫生较差、通风不良等不良因素会促使病情加重。   2临床症状   该病具有长短不同的潜伏期,这与感染途径、感染菌株的毒力以及应激等因素密切有关,通常为1~3天,有时可达到大约1周。   根据病程可分成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其中最急性型通常在鴨群刚开始发病时出现,往往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急性型主要是2~3周龄的雏鸭常见,病程通常可持续1~3天;亚急性型或者慢性型多见于日龄稍大的雏鸭,即4~7周龄,病程可持续7天或者超过7天。   病鸭初期通常会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双脚无力等症状。典型症状是走动不稳,容易倒栽跟斗,双脚麻痹或者伏地不起,同时眼、鼻流出较多的分泌物,眼睛周围存在黏液性、浆液性或者脓液性分泌物,且往往导致眼眶四周的羽毛发生粘连甚至脱落,鼻内存在黏液性或者浆液性分泌物,且发生凝结后导致鼻孔堵塞,造成呼吸困难。症状严重时会具有脑神经症状,如头颈震颤、经常点头或者摇头、尾部摇摆、角弓反张、阵发性痉挛或者抽搐等。   病程持续较长、发病后没有死亡的病鸭,通常会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平均体重与正常体重相比低0.5~1.5kg,有时甚至无法达到正常体重的50%。   3实验室诊断   3.1涂片镜检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鸭的肝脏、脾脏制成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能够看到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取心血、肝脏、脾脏制成涂片,经过瑞氏染色、镜检,能够看到两极明显浓染的小杆菌。   3.2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条件下取病变组织脑、肝脏、心包渗出物等在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接种,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在37℃条件下进行24~48h培养,会生长圆形露珠样的透明小菌落,直径为1~13mm,表面光滑,略微突起。挑取典型菌落使用标准阳性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结果呈阳性。   4类症鉴别   4.1与鸭大肠杆菌病的鉴别   鸭大肠杆菌病会引起肝周炎、气囊炎、心包炎,不具有神经症状,剖检会闻到特殊的臭味,肝脏、心脏表面往往存在干酪样的渗出物,较难剥离,颜色加深,其中肝脏往往呈铜绿色,并发生肿大。而鸭传染性浆膜炎具有神经症状,会导致病鸭的肝脏、心脏表面存在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