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介绍了太和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当地在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现状;成效;问题;对策;安徽太和   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9)10-0079-01   太和县近年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打造“精准扶贫”增收新亮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太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效,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1发展现状   太和县现代生物医药聚集区已被列入安徽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之一,县“十三五”规划把打造“医药高地、诗画太和”作为发展战略目标。为推进医药高地建设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太和县出台了《太和县扶持绿色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建设办法》,规划以大新、李兴、倪邱、宫集为中心,建设绿色中药材产业示范园,辐射周边乡镇,到2020年打造2万hm2省级绿色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并对示范园区内的种植大户和企业给予财政资金奖补。目前,全县中药材种类有30余种,其中大宗道地品种主要有薄荷、桔梗等,其他品种主要有桑果、药牡丹、决明子、板蓝根、白术、白芷、柴胡、大青、山楂、黄蜀葵、杭白菊等,稀有名贵品种有知母、三七、石斛、何首乌、红豆杉等。据统计,2018年全县中药种植面积达7106.67hm2,产量11.6万t。全县13.33hm2以上的规模种植大户有153户,面积3866.67hm2,其中20.00hm2以上的种植大户82家。   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13家,其中桔梗初加工龙头企业6家、薄荷初加工龙头企业5家、板蓝根加工3家,市场影响力较大的中药材加工企业有悦康天然药业、贝克药业、一帆香料、哈博药业、安徽冠禅生物、鹏宇中药材、利民中药材、安徽御芝堂药业、安徽福隆生物科技等,主要加工产品有桔梗系列保健食品、薄荷脑等系列产品以及板蓝根、丹参、金银花颗粒产品等。目前,李兴镇已成为桔梗生产、加工和购销集散地,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其桔梗丝、干桔梗、桔梗菜等主要产品销往我国东北及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取得的成效   2.1形成了区域规模   太和县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或基地,如以李兴镇、清浅、双庙、大庙等乡镇为主的桔梗基地,以胡总、大新、肖口、三堂等乡镇为主的薄荷基地,以倪邱、桑营、洪山等乡镇为主的药牡丹、知母等基地,以宫集、二郎、阮桥等乡镇为主的急性子、丹参基地,以坟台、原墙、高庙等乡镇为主的桑果基地。这些乡镇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形成了3个主要栽培经营模式:一是李兴、宫集、倪邱、清浅、大庙等地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二是桑营、双浮、三堂等地的“果药间作”“林药间作”等“仿野生”的立体种植模式;三是坟台、五星、高庙、阮桥等地专业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新型产业扶贫模式。   2.2推动了品牌建设   太和县中药材生产方式逐步向专业化生产方向转变,其组织形式有2种:一是县域中药材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根据订单组织生产;二是中药材大户或中药材企业通过流转土地连片种植,形成规模化生产。太和县薄荷、桔梗等道地中药材生产优势明显,目前太和桔梗被列入“十大皖药”榜单,太和(李兴)桔梗产品已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太和薄荷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区域品牌。   2.3促进了农民增收   中药材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都高于大宗粮食作物。常规中药材年产值在4.5万元/hm2以上,个别稀有名贵品种效益在15万元/hm2以上。如白芷产值在15万元/hm2左右;桔梗种植后3年出土,鲜重售价4元/kg,年平均产值超过3万元/hm2;铁皮石斛鲜条单价600~1000元/kg,产值约90万元/hm2。目前,不少农户依靠发展中药材已经脱贫致富,如倪邱镇张奇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薄荷24hm2,年纯收入达120万元,并带动周边78个农户;大庙镇张伟种植0.33hm2铁皮石斛,年纯利润30万元。   2.4带动贫困户脱贫   太和县规划的四大绿色中药材示范园区,重点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出发展特色中药材等產业,并将其作为产业扶贫的抓手,采取“能人大户+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贫困村”等模式,鼓励能人大户通过合作、入股、劳务等方式,吸收、组织、带领贫困户增收脱贫。根据贫困户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实际情况,设立不同的帮扶就业岗位:50岁以下、身高在1.6m以上的,可以从事装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