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施治胁痛的发展分析
摘要: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本文在分析古今中医治疗胁痛的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胁痛;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外治法;
1古代医家对胁痛的认识
《内经》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责于肝胆病变,《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素问·缪刺论篇》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内经》认为胁痛的病因有寒,热,瘀等方面。《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者,……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东汉时期,张仲景提出了治疗胁痛的具体措施,《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曰:“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胁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隋·巢元方将本病分为虚、实进行辨证治疗,《诸病源候论·肝病候》中指出:“肝气盛,为血有余,则病目赤,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气逆则头眩,耳聋不聪,颊肿,是肝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恐,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则宜补之”。唐·孙思邈认为胁痛的发病脏腑在肝胆,并以病因为据,分肝湿热和肝虚寒两类论治。此外,他还谈到针灸治疗胁痛,主张不同季节选取不同穴位,方收良效。《备急千金要方·肝脏篇·肝脏脉论第一》中提到“春当刺大敦,夏刺行间,冬刺曲泉,皆补之。季夏刺太冲,秋刺中郄,皆泻之。又当灸期门百壮,背第九椎五十壮”。朱丹溪认为胁痛的病机为情志所伤或风邪入中,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郁而化火,发为胁痛。他在《脉因证治·胁痛篇》说:“肝木气实火盛,或因怒气大逆,肝气郁甚,谋虑不决,风中于肝,皆使木气大实生火,火盛则肝急,瘀血恶血停留于肝,归于胁下而痛”。明清时期,张景岳从临床实际出发,将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以内伤居多,如《景岳全书·胁痛》曰:“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十居八九,外感胁痛者则间有之耳”。随着历史的发展,对于胁痛因机证治的认识不断趋于深入和完善。
2现代对胁痛辨证论治的发展
后世医家在继承经典著作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对胁痛的辨证论治有多方面论述。
王育群主编的《肝胆证治广纂》中分为邪郁少阳、肝气郁结、痰浊内停、脉络郁阻、阴虚胁痛、食积胁痛、肝胆湿热七型。《上海市中医诊疗常规》胁痛篇分为肝郁气滞、湿热蕴结、肝阴亏虚、血瘀阻络四型。何仁认为胁痛多属肝胆二经之病。如肝郁、肝经血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等皆可引起胁痛。肝郁者,或怒或虑,致气郁生火,总以清肝解郁为主。肝经血瘀,除由跌扑闪挫外,凡恶血停留者,按之必更痛,宜活血去瘀。肝胆湿热者,咳嗽时则气急胁痛,宜渗湿理气。肝阴虚者,热痛嗌干,宜凉润滋液。朱兰选取101例患者进行分型治疗。男61例,女40例;年龄18~72岁。入选标准:凡胸胁肋竄痛或隐隐作痛,悠悠不休,或痛引背部,呼吸不畅,胸闷时时太息,于一侧或双侧、1个或1个以上肋间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排除西医的心、肺等其他病变的患者。分四型:其一肝郁气滞型(43例),治拟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方选加味四逆散加减。其二痰湿阻滞型(27例),治拟宽胸化痰,理气止痛,方选温胆汤化裁。痰湿郁久化热者加川黄连、茵陈蒿、滑石、藕节。其三瘀血停滞型(15例);治拟活血行瘀,通络止痛,方取血府逐瘀汤加减。偏热者去当归尾、川芎,加丹参、泽兰;偏寒者去赤芍加桂枝、乳香。其四阴血不足型(16例);治以滋阴养血,柔肝止痛,方选黄芪芍药甘草汤加味。
3其他疗法
在传统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针灸、外贴等外治法也广泛应用于胁痛的临床治疗。徐光幅用偶刺法治疗胁痛30例,胁痛最短1周,最长14年。方法:取穴肝俞或其相应夹脊、压痛点。肝俞或夹脊取右侧,如痛及两侧取双侧,有压痛点则按“以痛为输”原则,在胸骨剑突与右锁骨中线之间触摸寻找,如无明显压痛点,则于胸骨剑突之右侧与右肋弓之间、足少阴肾经与足阳明胃经之间进针。经1~2疗程治疗,本组30例中,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其中1疗程显效者14例,2疗程显效者8例。黄瑞彬运用针刺内关透支沟,丘墟透照海,治疗胁痛20例。方法:患者仰卧,直肢仰掌,用30号毫针,针内关透支沟,丘墟透照海,针尖达对侧皮下,留针30min,用捻转提插,强弱开阖等补泻手法,使针感向上。实泻虚补,虚实夹杂或无明显虚实兼症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的认识和加减法名师教学设计.doc VIP
- 2025年机场智能分拨行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docx VIP
- 电厂三级安全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第三章清洗机械与设备.ppt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一讲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2025年版.pptx VIP
-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的节假日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家政服务家庭清洁卫生.ppt VIP
-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2025年版.pptx VIP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四讲新中国与中华民族新纪元(1949—2012)-2025年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