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通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2 第2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萌发.docxVIP

高考历史(人教版通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2 第2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萌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萌发 eq \a\vs4\al(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1)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的分离。“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东南沿海一带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部分农副产品(如丝、茶)日趋商品化。 3.影响 (1)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增强,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3)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4)外商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打开中国大门之后,西方人运用资本主义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和原料谋取经济利益,这在客观上起到“示范”效应,洋务派所办企业中的一些经营管理人才,大都具有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经历。 eq \a\vs4\al()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一是从地域上看,中国内地自然经济受外国资本主义冲击有限;二是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二)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活动 创办军事工业 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创办民用工业 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 筹划近代海防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近代教育 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 (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 eq \a\vs4\al()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 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方面,洋务运动引进了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工矿交通通讯事业。我们知道,中国虽然在明清时期就存在使用雇佣劳动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然而没有自发地出现工业革命,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国外引进的。而在这方面,洋务运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刘芃《历史学习精要》 核心论点:(1)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2)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延续,而是在外国列强入侵下,由洋务运动引进的。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前提);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 2.途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手工工场转变而来。 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4.影响: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产生。 eq \a\vs4\al(★二、链接选修——詹天佑 (选修4)) 1.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 (1)崭露头角:在英、日、德三国工程师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詹天佑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2)修建京张铁路: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①艰苦勘测,确定关沟线。 ②设计“之”字形路线,攻克了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 ③用直井施工法解决隧道施工困难。 ④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 2.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1)在清朝末期支持保路运动。 (2)在民国时期克服困难,主持川汉、粤汉铁路的修建。 (3)在生命最后阶段,远赴海参崴,为中国收回中东铁路路权进行艰难斗争。 eq \a\vs4\al(三、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迁 (1)原因 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②内因:晚清政府的推动。 (2)表现 ①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咖啡店等。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宅:中国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住宅。 2.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 (1)交通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轮船公司。 ②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 ③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建淞沪铁路。 ④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建唐胥铁路。 (2)通信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0130199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