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企业理论;2)企业存在的理由:
第一,能实现批量生产的经济性。
例如:有效率的生产需要专业化的机器、厂房、装配线和劳动分工。研究表明,汽车的有效生产要求年生产量至少要达到30万辆
第二,能够为大规模生产筹集资金。
例如:开发一架新商用飞机需要超过10亿美元的开支;研究和开发一个新的计算机微处理器(CPU),需要花费更多。
第三,能够管理生产过程。
例如:企业经理既是组织生产,引入新工艺、新思想和新产品,并做出企业决策的人,也是对企业的成功或失???承担责任的人。;1.2 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
1)业主制:一个人所有并负责经营管理;
2)合伙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业主合伙组成的企业,收益和风险共同承担;
说明:在经济活动总量中只占有很小部分,主要缺陷是:无限责任。主要存在于农业和零售业。
3)公司制:按照公司法组建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分为有限责任公司(以出资额为限)和股份有限公司(以所认股份为限)。法人治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第一节 企业理论;第二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2.2 生产函数: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Q之间的关系。 ;3.1 基本概念
短期与长期
短期: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长期:厂商能够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时期。
3.2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假定生产中只有资本K和劳动L两种投入要素,则生产函数为Q=f(L,K),令K的投入量不变,则得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Q=f(L);3.3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TP):一定投入的产出总量;
TP=f(L)
(2)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的产量;
AP=TP/L
(3)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当投入要素L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L→0时有:
;L;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4)TP AP MP关系分析(P141-142);(4)TP AP MP关系分析(P143);3.4 生产的三个阶段(P144)
(1)第一阶段:
0—L1
(2)第二阶段:
L1—L2
(3)第三阶段:
>L2;3.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保持技术不变和其他投入不变时,连续增加同一单位的某一种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迟早会逐步减少,从而引起边际收益(产量)减少。
分析:
随着某一种要素的不断投入,如劳动的更多单??增加到固定的土地、机器和其他投入上,劳动可使用的其他要素越来越少。土地变得更加拥挤,机器超负荷运转,所投入的劳动所增加的产量越来越少,从而引起收益递减。
例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作物的过量密植导致产量锐减。;4.1 生产函数
Q=f(L、K)
其中,劳动L和资本K都是变化的,即企业的生产规模发生变化。
4.2 等产量线(Equal-Product Curve)
(1)定义: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表达式如下:
Q=f(L、K)=Q0(常数);1 20 40 55 65 75
2 40 60 75 85 90
3 55 75 90 100 105
4 65 85 100 110 115
5 75 90 105 115 120;(2) 等产量线的绘制;4.3 边际技术替代率 RTS
(1)定义: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替代率。(P149)
例如:劳动L对资本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为:
RTSLK= - △K/△L;(2)分析 P149;4.3 边际技术替代率 RTS
(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分析:
随着一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该要素的边际产量MP不断下降,而另一种要素的MP不断增加所致。;4.3 边际技术替代率 RTS
(4)生产的
经济区域
P152
Economic Region;5.1 等成本线
(1)定义:
在既定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P154)
(2)方程:
C=wL+rK
其中,C为常数表示既定的成本,w(wage)为劳动的价格——工资,L为劳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