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会计信息监督的制度基础.doc

国家审计会计信息监督的制度基础.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审计会计信息监督的制度基础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经济、贸易或财会”中“稽查与征管或审计”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21946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国家审计会计信息监督的制度基础 2 一、的提出 2 二、国家审计的不同组织模式 3 1.立法式 4 2.司法式 4 3.独立式 5 4.行政式 5 三、国家审计组织模式的选择依据 6 1.所有权监督的审计溯源理论依据 6 2.提高审计效益效率、明确责任、规避风险的审计目标理论依据 7 3.符合有关法规规定的法制依据 8 四、我国现行国家审计组织模式的弊病和症结分析 8 文2:国家审计会计信息监督的制度基础 9 一、问题的提出 9 二、国家审计的不同组织模式 11 1.立法式 11 2.司法式 11 3.独立式 12 4.行政式 12 三、国家审计组织模式的选择依据 13 1.所有权监督的审计溯源理论依据 13 2.提高审计效益效率、明确责任、规避风险的审计目标理论依据 14 3.符合有关 法律 法规规定的法制依据 15 四、我国现行国家审计组织模式的弊病和症结分析 16 1.自我手术效应日趋严重 17 2.监督领域的真空地带时有形成 17 3.以权压审现象难以杜绝 17 4.审计迁就变通行为已是无奈 17 1. 历史 环境的局限 18 2. 理论研究的不足 19 3.综合改革的欠缺 20 4.自身素质的弱化 21 五、我国国家审计组织模式的选择 21 (一)确立科学的改革思路 21 1. 总结 历史,研究现在 21 2.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21 3.基于本国,借鉴他国 22 4.尊重科学,注重合理 22 (二)设计理想的目标模式 22 (三)规划合理的实施程序 24 (四)建立保障机制 25 参考文摘引言: 25 原创性声明(模板) 31 文章致谢(模板) 32 正文 国家审计会计信息监督的制度基础 文1:国家审计会计信息监督的制度基础 一、的提出 在制度下,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监控多采取间接监控手段,会计信息也越发成为这些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者受托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进而作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本质描述和基本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客观活动适当相符。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会计造假盛行,已成公害。琼民源粉饰会计报表的严重作假行为,制造了一个“股市的大骗局”,给众多的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1996年的“渤海事件”、1998年的“东北药事件”、“红光事件”等又何尝不是造成了这样类似的恶劣后果,尤其是震惊整个的银广夏案件,使得虚假会计信息成为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说这些是点上的问题的话,那么,下面的情况就具普遍性了:财政部从1999年起对全国不同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进行抽查表明,会计信息失真大有逐渐加重之势,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忧。在美国,几个大公司会计造假丑闻也接连曝光,从安然到世通、从施乐到默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造假的数额一个比一个人,也给社会造成极大震动。 我们需要治理会计假账,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这有赖于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信息监管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审计无疑发挥着独特的监管作用。审计是具有比财政、税务、银行等经济监督形式更大独立性的经济监督形式,但又是实务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审计无疑需要研究审计的技术、和技巧等,但是,欲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审计而言,必须研究和采取适宜的组织模式,审计自1983年得以恢复以来,我们似乎过多地关注了审计程序与技术,而对审计组织模式或体制的研究还不够,即使涉及也仅是不触痛处的。当今,随着我国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审计体制的改革也必须与其相配套。 关于审计组织体系,在上,尽管有多种观点,但却从未否认过“国家审计是主导”的基本观点,我国《审计法》规定国家审计应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对内部审计进行指导和监督。国家审计对于整个审计事业的和完善起着主导作用。我们需要研究审计组织模式,尤其需要研究国家审计适宜的组织模式。 二、国家审计的不同组织模式 国家审计机关是国家的财政经济综合监督部门,它代表国家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审计职权,履行审计义务。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存在诸多差别,所以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