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毕业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狐假虎威
一、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 ,吾为子 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天帝使我长百兽: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
(1)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2)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2)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3)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故遂与之行:
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之妻之 市:
学而时习之: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 ,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
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
二、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
四、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 )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
③资给以书( ) ④遂成大学( )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译文:
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
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
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五、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五、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卿言多务,孰若孤③蒙乃始就学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③蒙乃始就学
④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2.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并释义。
①
①
通
,释义
。 ②
通
,释义
。
3.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含义。①辞以军中多务②以丛草为林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以我为不信4.根据下列句子,写出成语。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成语:②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成语:5.翻译下列句子。
3.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含义。
①辞以军中多务
②以丛草为林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以我为不信
4.根据下列句子,写出成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成语:
②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成语: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 .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六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 )(2)破.之( )
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江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综合二世界简史三现代世界文明学案.doc VIP
- 【精选】SOUNDCHECK使用说明.pdf
- 79博客-目录书签跳转版.pdf VIP
- 西南18J412 阳台 外廊 楼梯栏杆.pdf
- 销售人员培训师求职个人简历求职简历大学生优秀简历模板.doc VIP
- 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小升初模拟题及答案(共3套) .pdf VIP
- 浙江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板块综合二世界简史二近代世界文明学案.doc VIP
- DB14T 2137-2020《居家养老康复服务规范》.docx
- 2024年济南市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中级职称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汇编+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