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件编号:ZY01-2008-54
作 业 指 导 书
(土工膨胀试验)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受控状态: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东南北二环改扩建工程质量质控中心
目    录
1、主标准、配套设备及开展项目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3、校准/检测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4、主要设备的维护及安全作业程序
5、测量结果,数据处理规定
6、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7、土工膨胀试验记录表
1、监测设备及开展项目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测量范围
准确度等级
电热鼓风干燥箱
KXH101-4
上海东星建材仪器厂
0-300
1
开展监测项目
项目名称
分析方法
方法来源
测量范围
允许误差范围
膨胀
/
JTG E40-2007
0.5mm
Fs≥60%时不大于8%
Fs60%时不大于5%
3、 监测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3.1  样品收发程序
现场采样→样品编号→样品室→取样品,分析员做好取样登记→实验室进行分析→监测完毕→进行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填写实验报告→复审员复审后签字→室主任审核后签字→由专人出据监测报告→客户
4  操作过程
4.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成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其两端;在环刀内壁涂抹一薄层凡士林,刃口朝下,放在土样上。用修土倒将土样修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修,直至土样进入环刀内的厚度超过1cm为止。
4.2齐环刀刃口将土样修平,用顶土块从刃口端顶入,齐环刀钝口将顶出的余土修去,制成厚度适为2cm的试样。取出顶土块,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土总质量,准确至0.01g。
在底座中置润湿的透水石1块,将环刀钝口端旋在底座上,使试样底面与透水石顶面接触,然后一并放入水盆中。
4.3将有活塞板放在试样顶面上,对准活塞中心,将百分表装好,并记录百分表读数。
4.4注纯水入盆,盆内水面须经常保持约与试件底面高度齐平。
4.5记下开始注水时间,按5、10、20、30min,1、2、3、24h及以后每隔24h测记百分表读数,直至试样不再膨胀为止。
移去百分表,将试件从环刀内推出,放入表面皿中,称皿土合质量,准确至0.01g。
4.6将试件放入烘箱,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待冷却后称重,准确至0.01g。
5、数据处理
5.1按下式计算任一时间的膨胀量:
 VH=△H/20*100
△H=Rt-R0
式中:VH——时间t时土的膨胀量,%;
△H——时间t时试件膨胀的增量,mm;
Rt——时间t时百分表读数,mm;
R0——试验开始时百分表读数,mm。
5.2按下式计算试验前的含水量ω1及孔隙比e0:
ω1=(m-ms)/ ms*100
e0=ρs/ρd0-1
式中:m-试验前湿土质量,g;
ms—干土质量,g;
ρs-土粒密度,g/cm3,数值上等于土颗粒比重;
ρd0-试验前试样干土密度,g/cm3。
5.3按下式计算膨胀稳定后的含水量ωH及孔隙比eH:
               ωH=(mH-ms)/ms*100
               eH=ρs/ρdH-1
式中:mH-膨胀稳定后湿土质量,g;
     ρdH-膨胀稳定后干密度,g/cm3。
6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
6.1数学模型:
依据JTJ052-200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建立数学模型
按下式计算膨胀稳定后的含水量ωH:
               ωH=(mH-ms)/ms*100
式中:mH-膨胀稳定后湿土质量,g;
ms-干土质量,g;
6.1.1
测得ms=1000.00g,   mH=1300.00g   ωH=30%
6.2方差与灵敏系数
6.2.1方差:根据前面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得
U C2(ωH)=(?ωH /?mH)2U2(mH)+(?ωH /?ms)2U2(ms)
6.2.2灵敏系数: Ci=?f/?x
              即:  C1=C(ωH)= ?ωH /?mH=0.001
               C2=C(ωH)= ?ωH /?ms=-0.0013
6.3 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测量读数mH 、ms的标准不确定度 U2(mH), U2(ms)
U2(ms)= ︳?????△︳/K
U2(mH) = ︳?????△︳/K 
     的允许误差 △=±0.01
     均匀分布,包含因子 K=31/2
则: U2(mS)=0.006
U2(mH) =0.006
6.4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2(ms):
U C2(ωH)=(?ωH /?mH)2U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