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 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整体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19) 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整体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9 在景与情的酝酿地带徜徉 ——必修上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还要进一步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学习散文作品,要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表现景物的独特之美的。好的写景散文往往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 3.反复诵读,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本单元文章文辞优美,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诵读文章,品味散文独特的语言美。从词、句式等方面入手,对一些精彩语段加以分析、品味。 4.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写法基础上,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散文,力争做到情景交融。 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笔下自然景物的特点,体会散文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写法。 2.了解散文“贵在有我”“贵在情真”的文体特点,读懂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 3.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之情,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诵读法,多媒体法 课时安排 9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学习)任务一:风景这边独好(第一、二、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生平经历,体会《故都的秋》情、静、悲凉的特点; 2.了解朱自清生平经历,体会《荷塘月色》中“我”的“颇不宁静”; 3.通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梳理文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4.初步感受两篇文章的写景之美、文辞之美。 教学重难点 梳理文脉,了解内容,初步感知两篇文章的写景之美、文辞之美。 导入 面对同一景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比如,面对秋天,宋玉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哀叹;杜甫眼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刘禹锡却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代伟人毛泽东赞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面对荷塘,杨万里感受其接天的碧绿和闪耀的灼红,发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叹,而朱庭玉却看到“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今天,就走进郁达夫和朱自清,看看他们笔下的秋与荷,又会具有怎样的一番景致。 活动一:预习效果检测 了解作者 提示: 作者生平 作者作品 《故都的秋》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 中短篇小说:《沉沦》(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集:《达夫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散文集》《闲书》等 《荷塘月色》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 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2.疏通字音 混沌(dùn) 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 平仄(zè) 歧韵(qí) 椭圆(tuǒ) 廿四(niàn) 鲈鱼(lú) 煤屑(xiè) 幽僻(pì) 蓊蓊郁郁(wěng) 踱着(duó) 袅娜(niǎo)(nuó) 渺茫(miǎo) 酣眠(hān) 斑驳(bān)(bó) 峭楞楞(qiào)(léng) 倩影(qiàn) 梵婀玲(fàn) 乍看(zhà) 媛女(yuàn) 鹢首(yì) 敛裾(liǎn )(jū) 活动二:整体感知 1.结合课本第111页,浏览《故都的秋》,把握作者郁达夫在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提示: 围绕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写故都的秋味的浓烈、酣畅,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眷恋、热爱之情。 2.解题: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提示: (1)“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