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穿孔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桃穿孔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防治技术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桃树穿孔病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桃穿孔病
桃穿孔病包括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真菌性穿孔病又包括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细菌
性穿孔病是由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runi (Smith) Dye侵染引起;真菌性穿孔病是由
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 (Lev) Aderh和 Pseudo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 Y. L. Guo et
X. J. Liu侵染引起。
4 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4.1 细菌性穿孔病
4.1.1 为害症状
4.1.1.1 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直径约2 mm,
周围呈水渍状黄绿色晕环;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背面常溢出黄白色菌脓,后期病斑干枯,在病、健交
界处产生裂纹,随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孔缘不整齐。
4.1.1.2 枝条
枝条发病主要在春、夏季,被害后形成溃疡病斑。春季溃疡发生在上一年夏季枝条上,形成暗褐色
小疱疹,直径约2 mm,后扩展到长1 cm~10 cm。当病斑环枝一周(圈)时,枝条则枯死。夏季溃疡多发生
1
在当年生的嫩枝上,以皮孔和芽眼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红色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后扩大成褐色
或紫黑色斑块,稍凹陷,病斑外缘水渍状,并有胶溢出,干后龟裂,严重时枯枝。
4.1.1.3 果实
果实病斑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逐渐扩大后呈暗紫色圆形中央微凹陷病斑,边缘有油渍状晕环。空
气湿度大时病斑上有黄白色黏液,干燥时病斑发生裂纹,且受其他腐生菌侵染,导致果实腐烂。
4.1.2 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在被害枝条溃疡斑内越冬。翌年春天气温上升时,细菌开始活动,开花前后,病菌从溃
疡斑内溢出,借风雨、露珠及雾滴传播,经皮孔、气孔、芽痕和伤口侵入,引起初侵染。病害的潜育期
长短与温度有关。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树势、管理水平及品种有关。湿度较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发病重。树
势强,发病晚且轻;树势弱,发病早且重。果园偏施氮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发病重。
蚜虫、红蜘蛛等虫害严重时,病菌从伤口侵入,发病重。一般早熟品种发病轻,晚熟品种发病重。
4.2 真菌性穿孔病
4.2.1 为害症状
4.2.1.1 霉斑穿孔病
叶片染病,初为紫色或紫红色病斑,后扩大为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为2 mm~6 mm,湿度
大时在叶背长出黑色霉状物,以后病部脱落形成穿孔。幼叶受害后变枯焦,不穿孔。
枝条染病,以芽为中心,形成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有裂纹和流胶现象。
花梗染病,导致花未开即干枯脱落。
果实染病,病斑小而圆,紫色,凸起后变粗糙。
4.2.1.2 褐斑穿孔病
叶片染病,产生红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直径1 mm~4 mm;后期病斑边缘呈紫褐色,并长出
灰褐色霉状物,病斑边缘逐渐开裂,形成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严重时叶片上布满许多病斑,导致病
叶提前脱落。
新梢、叶柄、果实染病,症状与叶片症状类似,也产生红褐色或紫褐色圆形病斑,病斑上有灰褐色
霉状物。
4.2.2 发病规律
4.2.2.1 霉斑穿孔病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被害叶、枝梢或芽鳞内越冬。春季温暖潮湿时长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
传播,先从幼叶上侵入,产生新的孢子后再侵入枝梢或果实。该菌潜伏期因温度高低不同差异比较大,
日均温19 ℃为5 d,日均温1 ℃则为34 d。日均温20 ℃左右时,多雨有利于此病发生。
4.2.2.2 褐斑穿孔病
2
以菌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年级家长会优秀课件ppt课件.pptx VIP
- 果树栽培学(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青岛农业大学.docx VIP
- 河道砌石护坡劳务合同4篇.docx VIP
- JCT 841-2024《耐碱玻璃纤维网布》.docx VIP
- 202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易读错写错字汇总+课文重点梳理+词语积累.pdf VIP
- 水渠护坡砌石劳务合同8篇.docx VIP
- 《公路泡沫轻质土应用技术规范》.pdf VIP
-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pdf VIP
- 教育局书记在全县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培训动员会上讲话.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