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精读分享汇报pre之《非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公平理论视角》.pptx

文献精读分享汇报pre之《非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公平理论视角》.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田轩和孟清扬,2018,《股权激励计划能促进企业创新吗》,《南开管理评论》第3期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主要来自民营企业,可能由于管制限制和内部人控制等原因,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在激励对象包含核心技术人员的组内较为显著,而在激励对象不包含核心技术人员的组内不显著。股权激励计划非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如何影响企业创新? ·作者:独生的菠萝非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公平理论视角金融研究 2022年第3期郝项超 梁琪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金研究所) 05机制检验CONTENTS目录04实证结果与分析03实证研究方法02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01引言06结论与政策建议 01引言 非高管员工在现代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研究背景研究状况企业的长期激励计划不仅要包括高管团队成员,也要覆盖非高管员工。长久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主要以工资等货币薪酬来激励员工,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计划。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试行) 》,允许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向高管和非高管员工提供业绩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形式的长期激励。摘要随着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潜在经济影响越来越值得关注和研究。已有文献主要考察了高管层面股权激励的影响。鲜有文献考察我国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的效果以及股权激励政策规定的潜在影响。本文重点从企业创新的角度考察了非高管员工激励对象范围相关的政策规定对股权激励计划激励效果的影响。 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主要局限于核心业务与关键技术人员等少数员工。上市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能因分配机制变化而拉大,进而产生薪酬不公平问题。 有效性假说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通过缓解代理问题,激励普通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改善企业创新效果。引言 不公平假说激励与非激励员工之间因薪酬不公平导致的利益冲突会削弱整个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 边际贡献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理解从代理理论视角进一步拓展到公平理论视角,丰富了相关理论解释。回答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高管与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影响企业创新的差异,弥补了将股权激励计划视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影响的不足,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政策指出了优化方向。引言 02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国内外有关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管层面。 1经典的代理理论认为,股权激励使得高管与股东之间的利益趋同,从而激励其进行长期投资(Jensen and Meckling,1976)。传统的股权激励方式可能无法有效激励风险厌恶的代理人(Manso,2011) 。 2已有实证研究方面文献主要依据高管股票期权数据检验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高管股票期权价值越高、未解锁股票期权越多以及股票期权行权规模越大,越能够有效激励其增加研发支出,形成更多高质量专利产出(Edmans et al.,2017)。 3普惠型非高管员工股票期权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Chang et al.,2015) 。股票期权以外的其他员工长期股权激励越多,公司研发支出却越少(Bova et al.,2014)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国内有关股权激励主要考察高管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很少考察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1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并不能有效发挥激励作用,甚至出现了负面影响,导致上市公司价值受损或者盈余管理增加(夏纪军和张晏,2008; 苏冬蔚和林大庞,2010) 。 2少数文献考察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他们通过对比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和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两组上市公司的整体差异发现,前者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要明显大于配对公司 ( 王姝勋等,2017 ;田轩和孟清扬,2018) 。 3股权激励计划的对象通常同时包含了高管和非高管员工,将股权激励计划整体作为对象的研究并不能识别出这种影响究竟来自高管还是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创新质量是创新本质最为重要的维度,对创新的考察需要同时结合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 郝项超等,2018)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1992年允许股份制公司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等内部职工持有本公司股份,即员工持股计划。2005年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试行) 》,在实施的过程中,激励福利化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在初期频出。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发布,更多上市公司进行高管股权激励则。2006-2008年国资委和财政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境内) 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等文件证监会:《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 1 号》等三个备忘录,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2016年证监会在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

文档评论(0)

today-is-pqsczl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