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综合作业课程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片机综合作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单片机综合作业 课程英文名称:Synthetic Project of Single Chip Controller 课程编号:204T0632 学分:2.5 学时: 2.5W 先修课程:电路原理(一)、电子技术基础(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适用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选修 使用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张毅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开课单位: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单片机综合作业》是一门独立的专业拓展课。该课程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单片机结构及单片机指令系统的理解,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单片机系统软硬件设计,运用单片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力求使学生在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后,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方面得到较大的提高,能运用单片机知识进行单片机系统全流程设计。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能掌握单片机系统的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单片机系统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课程目标2:能够用KEIL、Proteus、Protel等开发和仿真工具对单片机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调试和分析。 课程目标3:能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合作。 课程目标4:能就单片机系统设计这个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课程目标5:学生能从课程的内容、方法、思维多个层面进行学习,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3 设计 / 开发解决方案 指标点3.1:掌握智能电网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 指标点5.3:能够针对智能电网工程的具体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分析、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 指标点9.1: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10 沟通 指标点10.1:能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课程目标4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 指标点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课程目标5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支撑的课程目标 1 基础训练:分组确定分工,根据要求制定学习进度和计划;在教师引导下,熟悉实践环境,完成课题所用到的软件基本操作和编程语言的基础学习;根据参考文献和学习资源能开展自主学习。 1天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2 学生自我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单片机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软硬件联合调试,分析结果,并不断优化方案 1W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3 学生成果提交与答辩: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设计成果和结题报告,并进行结题答辩 1w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四、各实践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的要求 1、基础训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选题进行组队、分工;熟悉实验环境,并了解课题所用到的设计、调试及编程软件和工具;了解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教师给定参考文献和学习资源,学生开展课后自主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学生自我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即完成硬件电路设计、画图、制作、调试等实验过程,再根据设计的硬件系统完成软件程序设计、调试。将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误差。该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处理及评估能力。 3、学生成果提交与答辩:主要是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参加结题答辩,从而锻炼学生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1.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占40%;结题报告占30%;答辩30%) 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考核与评价方式 合计 平时表现 结题报告 答辩 指标点3.1 课程目标1 8 6 5 19 指标点5.3 课程目标2 8 6 5 19 指标点9.1 课程目标3 8 6 5 19 指标点10.1 课程目标4 8 6 10 24 指标点12.2 课程目标5 8 6 5 19 总分占比% 40 30 30 100 2.课程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要求 评分标准 高于预期 达到预期 低于预期

文档评论(0)

大学教学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