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21页/共NUMPAGES21页
襄阳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2.4
本试卷共 8页,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主观题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王国维标举的“境界”是指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这主要是侧重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的角度上来强调表达“真感情、真景物”的。在《词话》第36则后,王国维又连续使用了“隔”与“不隔”的概念,对“境界”说又偏重于从读者审美的角度上来加以补充。
他说: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这里连用了“雾里看花”来比喻“隔”,都是倾向于指读者审美观感上体验到的“写景之病”。接着,他又进一步举例说明“隔”与“不隔”之别:
间“隔”与“不隔”之别。“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之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睛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乘烛游。”写情如此,方为不隔。
纵观上引数例,不论是“写情”还是“写景”,凡是直接能给人一种鲜明、生动、真切感受的则为“不隔”,所谓“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也就是“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造作之态”。反之,若在创作时感情虚浮矫饰,遣词过于做作,如多用“代字”(按:如“以‘桂华’二字代月”等)、“隶事”,乃至一些浮而不实的“游词”,以致或强或弱地破坏了作品的意象的真切性,这就难免使读者欣赏时犹如雾里观花,产生了“隔”或“稍隔”的感觉。
因此,归根到底,“隔”与“不隔”的关键还是在于作品本身是否真切地表达了“真感情、真景物”。
(摘编自《王国维人间词话导读》)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学者关于文学批评的著作,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比如他所说的诗词中“隔”与“不隔”的分别是从前人所未道破的。现在就拿这个做讨论“诗的情趣和意象”的出发点。
王先生说: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第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王先生不满意于姜白石,说他“格韵虽高,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在这些实例中王先生只指出隔与不隔的分别,却没有详细说明他的理由,对于初学似有不方便处。依我看来,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中见出。诗和其它艺术一样,须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情趣与意象恰相熨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比如“谢家池上”是用“池塘生春草”的典故,“江淹浦畔”是用《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典故。谢诗江赋原来都不隔,何以入欧词便隔呢?因为“池塘生春草”和“春草碧色”数句都是很具体的意象,都有很新颖的情趣。欧词因春草的联想而把他们拉来硬凑成典故,“谢家池上,江淹浦畔”意象既不明瞭,情趣又不真切,所以“隔”。
王先生论“隔”与“不隔”的分别,说隔“如雾里看花”,不隔为“语语都在目前”,也嫌不很妥当,因为诗原来有“显”和“隐”的分别,王先生的话太偏重“显”了。“显”与“隐”的功用不同,我们不能要一切诗都“显”。说概括一点,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以及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些作品在写景中为杰作,妙处正在能“显”。秦少游的《水龙吟》首二句“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苏东坡讥诮他说,“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它的毛病也就在不显。
温庭筠的《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在言情诗中本为妙品,但是收语就微近于“显”,如果把“肠断白蘋洲”五字删去,意味更觉无穷。他的《瑶瑟怨》的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练习+课件.pptx
-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之重要句子作用+课件.pptx
-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pptx
-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课件.pptx
-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复习+“压缩语段+”+课件.pptx
-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成语)课件.pptx
-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望海潮(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包身工》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鸿门宴》课件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湖北省襄阳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天津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x
- 重庆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调研(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重庆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调研(二)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最近下载
- 180°剥离力测试规范.doc VIP
-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通用法律知识考试单选题.docx VIP
- PP料 MSDS 物质安全表.pdf VIP
- 2025下半年高级软件水平考试(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pdf VIP
- 2025至2030全屋定制家具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VIP
- 福建省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竞赛知识题库及答案(1692题).docx VIP
- 变电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道闸维修合同协议.docx VIP
- 16MR607 城市道路─节能环保型聚氯乙烯市政护栏.docx VIP
-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