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练习 1.据统计,仅1937—1938年,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延安去的知识青年就达2万多,先后经各种途径奔赴解放区的大学生、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及外国专家华侨等共有6万多,远超1937年初中共党员的总数(4万)。这反映出当时(  ) A.抗日救亡成为国民的普遍追求 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明显扩大 C.中共的先进性得到空前的认同 D.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 2.1942年,日军发动五月“扫荡”,八路军副参谋长 在指挥部队突围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  ) A.高敬亭 B.左权 C.黄公略 D.张自忠 3.下列一组历史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 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会场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A.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B.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D.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4.日军占领平津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国民党军队英勇抵抗日军侵略,为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此时的国民政府正面战场(  ) A.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有效抗击了日军对华的重点进攻 C.是我国抗战的主战场 D.为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战略基地 5.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华北两千多千米战线上,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6.如图是一次战役的形势图,下列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 A.国民革命军直捣南京北伐成功 B.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C.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D.放军战争的战略决战正在展开 7.如图1943年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与会代表占比示意图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战领导权 B.土地政策影响政权的建设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确立 D.根据地民主政治有所发展 8.下图为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占比的情况,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 A.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中国革命性质的重大改变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建立新型民主政权的尝试 9.有学者把七届二中会议精神概括成西柏坡精神,具体是:两个敢于,即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即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开拓创新精神;两个坚持,即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团结精神;两个务必,即务必谦虚谨慎、务必艰苦奋斗的“不懈赶考”精神。关于西柏坡精神(  ) A.表明毛泽东思想成熟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为新中国成立做了重要的政治理论准备 C.西柏坡精神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特征 D.为我国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奠定了基础 10.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触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高度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运动。这表明当时(  ) A.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B.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 C.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的群众基础广泛 D.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11.一位抗日名将指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军血战五昼夜收复多伦,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力量。1934年,这位名将牺牲前写下正气浩然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位抗日名将是(  ) A.吉鸿昌 B.杨虎城 C.蔡廷错 D.张自忠 12.1937年至1939年,武汉与广州取代上海和北平成为文学活动的新的中心。1939年的重庆“文学活动十分活跃,几乎像二十年以前文学革命期间的北京一样。”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A.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 B.近代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动 C.文化中心的逐渐西移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 13.有学者说“经此一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极大提高。近代以来,中国长久徘徊于国际舞台的边缘地带,此次战争使中国重返中心舞台。”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①废除帝国主义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②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摆脱帝国主义压迫??④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4.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15.1941年开始,八路军三五九旅经过两年奋战,把荆棘遍野、人烟稀少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带头开荒种地、学习纺线,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发展。大生产运动的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