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 1.山水画发端于晋宋,但长期陷于停顿。因而,历史有言:吴道子(约680—759)“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这说明吴道子(  ) A.推动了山水画的革新 B.特别强调山水画意境 C.画笔突出盛唐的雄伟 D.开创山水画艺术风格 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反映的是 (  ) A.考试选拔制度 B.社会推荐制度 C.门第恩荫制度 D.血缘世袭制度 3.古代著名诗人温庭筠(812年—870年)的诗《送渤海王子归国》写道:“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了(  ) A.唐与黑水棘鞨密切的文化交流 B.粟末棘鞨深受唐朝中原文化的影响 C.唐朝对周边国家的巨大文化影响力 D.辽代时渤海地区封建化进程加快 4.488年,北魏孝文帝特制令格,曲法伸情,对于身犯死罪,父母、祖父母陷入绝嗣和无人赡养者,让他们暂留在家养老送终后再执行死刑。这一规定(  ) A.淡化了阶级矛盾的冲突 B.消除了民族交融的障碍 C.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 D.恢复了传统儒学的地位 5.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6.钱穆《国史新论》:“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表明,唐代中枢决策(  ) A.杜绝了皇帝主观臆断 B.一定程度减少了失误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 D.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 7.“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北凉、北魏时期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带有男性特征,腰系印度围裙,深目高鼻,上身半裸。到唐代,飞天已基本女性化,脸形丰满,姿态妩媚,有些飞天头梳唐代妇女流行的双丫髻。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飞天形象的变化说明了(  ) A.佛教的本土化和世俗化趋势 B.唐朝丝绸之路推动民族交融 C.唐代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D.“以形写神”绘画理念普及 8.隋唐以前,黄河中下游水稻种植面积较广。隋唐以来,为应对干旱化趋势,黄河中下游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农作物中粟、麦、黍种植面积位居前列,扁桃、无花果、黄肉桃、绵苹果等也被引入种植。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粟、麦、黍的产量远高于水稻 B.水稻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 C.北方居民饮食结构多元化 D.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的分布 9.“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的尚书台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宋朝的参知政事 D.元朝的行省制 10.唐代吏部选官有四条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这表明唐朝选官(  ) A.严格以考试成绩选拔官吏 B.科举考试之后就直接任职 C.书法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 D.注重候选人全面素质考查 11.“设计这一制度有两重目的,第一是避免重蹈前代王朝将权力集中于一人的覆辙,第二是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力求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家的政策性失误。”这种制度是(  ) A.郡县制 B.推恩令 C.三省六部制 D.废丞相,内阁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 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 13.“轻徭薄赋”、“知人善任”、“唐蕃和亲”等关键词直接聚焦的史事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4.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