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VIP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时训练 1.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烧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 A.工人和资本家矛盾的激化 B.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激化 C.资本主义生产和销售矛盾的激化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 2.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新政”的特点是( ) A.集中整顿银行 B.全面以工代赈 C.调整劳资关系 D.国家干预经济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大危机使各国间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每个国家或经济集团为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问题,竞相贬值货币,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一片混乱。这反映( ) A.区域集团化的雏形出现 B.多国加大干预经济 C.国际经济需要秩序规范 D.经济危机得以缓解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根本原因是( ) A.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5.下表是德国纳粹党在德国参与选举的数据统计(部分),据此可知( ) 获得议会席位(个) 获得选票数(万张) 占票数的比例 1924年 14 90.8 2.9% 1928年 12 81 2.6% 1930年 107 64.7 20.5% 1932年 230 1379.9 44.3% A.极端民族主义在德国开始传播 B.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已经形成 C.纳粹党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 D.经济危机为纳粹党崛起提供契机 6.相较于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通过政党竞争形式逐步建立起法西斯政权,日本虽然出现了法西斯政党,最终却是由军部法西斯集团主导国家体制的法西斯化。这是由于( ) A.日本的政党政治并不成熟 B.日本法西斯力量较为弱小 C.天皇总揽大权但统而不治 D.垄断资产阶级的干预阻挠 7.二战时期的“三国轴心”指的是( ) A.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B.德国、俄国、英国 C.德国、英国、美国 D.德国、意大利、日本 8.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 ) A.墨索里尼上台,“二二六”兵变 B.希特勒出任元首,广田弘毅组阁 C.希特勒就任总理,广田弘毅组阁 D.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日本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 9.1935年,法国总理在阐述对意大利政策时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一政策( ) A.遏制了意大利法西斯势力 B.有利于欧洲的和平稳定 C.是基于维护法国既得利益 D.缓和了法意之间的矛盾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它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 A.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反攻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美国对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D.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法西斯 11.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开会,签署了以大西洋宪章为宗旨的《联合国家宣言》,宣布“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这一举动( ) A.成功挫败德国对波兰的突袭计划 B.消除了各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C.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促使世界大战发展到了全球阶段 12.下列关于雅尔塔体系的叙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①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 ②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国家间的共处与合作 ③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④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七七事变后,中国正式确立了联络盟国、结盟抗日的外交方针,并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首先,中国向国联申诉,呼吁国联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制裁。由于政府这一活动并没有取得什么积极成果,于是以胡适为首的一批享有国际声望的学者纷纷赴欧美开展民间外交。他们通过演讲等方式,唤起了欧美人民对中国的深切同情……1938年上半年以前,中国政府主要寄希望于控制国联的英法两国;之后,中国政府开始把美国作为主要求助对象。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推动了美国公众舆论的转变,1938年12月,美国宣布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的贷款,随后英国也向中国提供货款。欧美国家此时对华的经济援助虽然极其有限,但对中国而言,却代表了一种道义上的支持和政治上的承诺……1938年10月至1940年12月,苏联也向中国提供了价值3亿美元的物资,此外,苏联还以志愿队的名义有组织地向中国派出空军作战人员,投入中国的抗日战争。 ——摘编自胡德坤、关培凤《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